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成立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Society for the Analysis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 SAGE)的成立,是基于ACCEPT研究院对于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研究的使命。SAGE希望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包括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激励、行为和作用在内的相关课题研究, 为世界提供经济...[全文]
-
嘉宾观点
-
Eric S·Maskin :PPP模式能成功满足多个政策目标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经济体在过去两个世纪内经济发展的比较 我想跟大家谈谈在经济发展当中政府的作用。先从现代发展史的经济增长来看,目前发展中的市场要比先进经济体更快。目前最快的经济增长是在亚洲,欧洲或者是美国在某种意义上不再是那么重要的,不过他们仍然在全球的经济当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一个大概五六年范畴的预测显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很显然要快过发达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差不多是2%上下,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的经济体基本上能接近到5%,甚至更高,中国、印度他们的发展速度要远超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当然在新兴经济体当中,像巴西这样的国家波动比较大,最近表现不是很好。 政府实际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发挥着非常多元化的作用。从长期的趋势来看,国家的经济地位可以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如果看一下全球经济的历史,一些近似的数据显示,1820年左右的时候,中国和印度大概是占了全球货物生产的一半,美国当时只占2%,日本占3%,中国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占比,印度也是比较大型的一个经济体。 如果往前跳跃,就是150年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改革开放转型这个开端时候的情况。根据测算,1[详情] -
Erik Berglof:产业政策与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今天的话题是关于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国家政府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需要产业政策,需要政府的调控,政府如何去培养这样一些能力,这是我会来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悖论。制约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诸多挑战 首先讲一下中等收入陷阱,围绕它有很多的理论和一些学界的观察。什么来决定经济在某个时点上的经济增长率,比如说90年代提出的条件趋同规律。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落后者是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增长,即可以通过体制、技术方面的跨越式的增长,从落后的情况来超越,所以这是落后的一个优势,我们也确实见证了这样一些实践。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到高等收入国家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论文里面也提到只有几个国家成功实现了这样一个升级。这个话题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分析和研究,在某一个收入层上,经济发展可能会止步不前。经济增长得比较快的一般都是这种中低收入的国家,一般来讲他们的速度会比中到高跨越时的速度会更快,所以中等收入国家在某一个收入层次上止步不前。 从投资拉动增长到创新拉动增长的转型也是非常难的,这叫做结构性的调整。因为它需要经济结构做调整,同时经济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造。这种转型的能力,我们也希望[详情] -
Jan Svejnar: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经济体在过去两个世纪内经济发展的比较 我想跟大家谈谈在经济发展当中政府的作用。先从现代发展史的经济增长来看,目前发展中的市场要比先进经济体更快。目前最快的经济增长是在亚洲,欧洲或者是美国在某种意义上不再是那么重要的,不过他们仍然在全球的经济当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一个大概五六年范畴的预测显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很显然要快过发达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差不多是2%上下,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的经济体基本上能接近到5%,甚至更高,中国、印度他们的发展速度要远超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当然在新兴经济体当中,像巴西这样的国家波动比较大,最近表现不是很好。 政府实际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发挥着非常多元化的作用。从长期的趋势来看,国家的经济地位可以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如果看一下全球经济的历史,一些近似的数据显示,1820年左右的时候,中国和印度大概是占了全球货物生产的一半,美国当时只占2%,日本占3%,中国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占比,印度也是比较大型的一个经济体。 如果往前跳跃,就是150年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改革开放转型这个开端时候的情况。根据测算,1[详情] -
白重恩:追求不了完美,可追求最优选择
今天的主题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会议,一个前提就是我们都认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会起到一定作用,到底是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政府可以起正面的作用,也会起负面的作用,我们怎么来保证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这样就有很多的解释。 有一个很重要的解释,是由Eric S·maskin教授、钱颖一教授和许成刚教授在很早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提出的,是讲中国地方之间的竞争,他们讲到了激励在影响政府行为方面的作用。如果有一些资源是可以移动的,比如说资本,地方政府在一定的激励下就会做一些事来吸引这些可移动的资源。比如说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当基础设施的条件变好了,就对投资者更加有利,所以就会把资源吸引过来投资,也会吸引劳动力过来。这个解释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姚洋老师也提到了周黎安老师和李宏彬老师关于这方面做过的实证研究,确实发现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和当地的经济增长是有相关性的。 地方政府是因为有了激励,所以做了很多事来改善基础设施。这是不是能够解释所有的关于政府在市场中所起作用的问题?基础设施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质的基础设施,就是基础设施投资,道路、机场、铁路等铁公基,还有另外一类软[详情] -
蔡昉:在全球化中怎么看政府和市场关系
我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在全球化中我们怎么看政府和市场关系。因为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是全球化的最大的获益者之一。但是这里面政府起了什么作用,或者市场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我想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谈一谈全球化里面的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1990年前后是国际贸易格局的分化点 假设从90年代开始,是和之前不一样的全球化。一般认为全球化是货物、资本、思想的全球范围流动,因此通常把资本的流动和全球贸易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而说到全球贸易的时候,我们脑子里想的是“回归李嘉图”,通过不同的优势交换生产要素,通过产品的流动,各自得到自己的收益。事实上在1990年之前,世界贸易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和前计划经济国家没有参加或很少参加世界贸易,而是市场经济国家、发达国家,自己跟自己交换,因此形成了产业内的贸易。很显然这个全球化是不能让全球发展中国家获益的,也不能减少贫困。 但是到了1990年之后,中国开始申请加入WTO,并在十年以后加入了。很多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现在也进入到了全球的分工体系中,因此真正有了一个“回归李嘉图”的交换比较优势。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用自己便宜的劳动力,凝结在产品里面去交换发[详情] -
董志勇: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作用的特点
我个人认为中国这40年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经济成功,应该有一些至关重要的转变需要我们大家去思考。 是中国的经济模式,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而走向了市场经济,因为计划经济只有死路一条。 是中国的经济运行由以前的封闭转向了开放,一旦新的规则引入中国以后,中国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就迸发了活力。 是我们个人的权益保护,由以前的政府保护转向了产权保护,虽然我们的路还很远。 是资源的配置者由以前的政府官僚转向了企业家,所以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里面,企业家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由以前的中央动员转向了地方竞争,整个地方的活力就能够得以实现。 40年过去,我们要形成一些共识,特别是要研究政府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考虑政府在市场里的角色,最有名的一个理论来自马里兰大学前经济学系主任写了《国家财富之起源》。他认为政府是由流寇变成的坐寇,一旦这样的政府权力固化了以后,每个政府就会考虑自己效用和权力的极大化。当然这是民主政府、权力政府,包括专制政府之间的区别。这种国家财富之前的理论,建立了很多人的一些共识。 在教科书里,200多年以来,我们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在第五章第一[详情] -
李稻葵: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实践与思想,为世界提供经济学新知
经济实践上升为经济学新知须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简短地介绍一下我们去年所成立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以及即将揭幕的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基本的情况。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是去年校庆日正式成立的,其使命是:基于中国的经济实践与思想,提供经济学新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经济实践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有没有可能最终在经济学原理里面留下一点新知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梳理了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一般是两波人分别研究的,我把它们搁在一块研究。回顾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到马克思,到后来的这些奥地利学派,到后来的行为经济学,我得出以结论:以下三个条件得以满足才能使得一个伟大的经济发展或者是经济的实践上升为经济学新知。 第一个条件,这个经济体的增长必须可持续。假如中国40年的快速增长到了几年以后停顿了,大家可能就不好总结了,但中国的增长还远远没有结束,这个大家是有自信的。 第二个条件,这个经济体的快速成长一定要造福于其他的经济体。不能像一战前的德国、二战前的日本或者一战前的意大利,他们的经济增长是非常好的,但是今天没有人讲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战前[详情] -
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验是理论创新的金矿
我觉得这个学会的成立可以讲有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中国人讲做任何事情成功的三个要素。从人和来讲,这个协会是由李稻葵教授来倡导,他是一个充满着活力又有组织力的经济学家,并且由他来倡导以后,马上组织了一个阵容这么庞大的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一下子有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学术顾问,这是人和。从地利来讲,是在清华大学来设立,清华大学今年庆祝108周年的建校,在这108年当中,清华大学一直是中国的学术重镇,推动着中国学术的发展。从天时来讲,今年是中国庆祝建国70周年,而这70年中国的发展,可以讲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金矿,所以这是天时。 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可以产生新的理论 为什么是金矿?我们把中国这70年的发展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当时中国推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跟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是一样的,其实更重要的从学术思想来讲,是跟当时国际上主流的发展经济学是一致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现代经济学当中出现的一个叫做发展经济学的新的子学科。当时的发展经济学,现在称之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思想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必须跟发达国家一样去发展现代化的大产业。但是发[详情] -
刘元春:中国现代市场经济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
我想谈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研究什么?特别是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状况,政府与市场研究的重点应该聚焦在什么地方?因为这里面我们所关注的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中国经济奇迹,中国的大国崛起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事实案例,也引起了中国经济学派的崛起。从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年,到去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学界都在呼吁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为什么中国经济会成功,中国会在赶超中间进行崛起?这个问题在我们学术界不是一个新问题。 早到历史学派,然后到结构主义,再到制度经济学,以及再到这几年,新政治经济学已经把这个主题凸显出来了。那么在这个凸显的过程中间,我们始终营造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我们在传统所设定的这样一些理论范式和关注的焦点可能与中国模式并不完全一致。为什么呢,体现在什么地方?这可能就是要关心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不是简单的从传统意义上的一个落后的国家向现代化进展的进程,也不是简单的从封闭向开放的进程,也不是遵循过去我们先发国家早期工业化的一种模式。 因此当用增长理论,发展理论,以及现在这个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新的成果,来解释中国现象的时候,都觉得[详情] -
文一:政府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我讲的题目是“看得见的手”——政府,在中国工业革命中的作用。不管是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还是未完成工业化的落后国家,甚至未完成工业化也未开启工业化的落后国家,只要经济还在不断地发展,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即让国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我们还要思考贫困的根源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贫困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根本的因素就是没有能力规模化生产日常用品。当人要靠一生的手工劳动生产一件衣服时,他一定是贫困的,一个集体要靠一生的合作才能造一座房子的时候,也一定是贫困的,但是一旦拥有了能够量化生产的技术时,就会从根本上脱贫。 一个山里的农民,给他很现代的衣服运不出去,原材料怎么运进来?即使免费给他这个技术,他也不会用。mass market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里面很多的成分和要素是一种公共产品,公共产品要靠集体和国家的力量去创造。但创造mass market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经济学家起作用的地方。可是这个规律没有被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所揭示,故而要看历史上成功工业化的国家是怎么成功的,然后盘点中国成功的经验,来看其中能不能提炼出一些规律,然后提供给发展中的国家,,以及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往前走。 为什么这样一[详情] -
姚洋:探寻中国成功奥秘需研究政府角色
我想讲的一个主题是中国政府在过去40年为什么能够这么快速的发展?前面几位都讲到了这个问题,中国在过去这40年里面,在经济方面是不是创造了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我自己的观察,恐怕在经济组织方面,我们创造的独特的东西是比较少的,如果说中国1978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转型,这个转型一定是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我们采用的这些经济政策,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教科书上告诉我们的东西,差别不是很大,比如说我们没有照着华盛顿共识做,但是对照一下华盛顿共识,中国恐怕做了80%。 中国在经济学意义上没有创造很多新的东西,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东西,更可能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就是改革不彻底。我们早期政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乡镇企业,政府直接下海干,那是因为当时不允许民营企业家,很多乡镇企业都是所谓的红帽子企业。我们今天看到的政府,在经济领域扮演了很多的角色,事实上效率都是非常低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经济模式并没有创造很多新的东西。倘若横向比较,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几乎是99%,全世界范围内如果要找到不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朝鲜,一个是古巴。事实上经济的赶超是在少数国家或者是地区发生,中[详情] -
周黎安:中国开创了官场+市场的双市场竞争模式
今天年会的主题就是关于政府和市场的经济学,中国在这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经验或内容,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的政府和市场互动所形成的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和背后的机制,讲讲中国开创的双市场竞争,或者说是“官场+市场”的竞争模式。 我先介绍一下整个的研究背景,在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讨论的经济学文献里面,其实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偏向市场经济学的学者,会更加强调政府的实力,政府干预市场会有腐败和寻租,总是提一些政府失败的场景;强调政府干预的经济学家,会更多强调市场的实力,比如说凯恩斯宏观的政策干预。事实上所有这些经济发展中国家,面临两个失灵——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一方面这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起点较低,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需要政府的力量,比如说基础设施,还有教育培训;但是另一方面政府会有寻租、腐败等问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过去几百年中很少有国家实现经济赶超,尤其是欠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征,以及我国如何解决双重失灵,这两个问题比较宏观,不是我讨论的焦点。今天我的重点着眼于区域,要讨论的是在地方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是如何塑造政府跟市[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