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勇: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作用的特点

2020-08-18

  我个人认为中国这40年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经济成功,应该有一些至关重要的转变需要我们大家去思考。

  是中国的经济模式,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而走向了市场经济,因为计划经济只有死路一条。
  是中国的经济运行由以前的封闭转向了开放,一旦新的规则引入中国以后,中国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就迸发了活力。
  是我们个人的权益保护,由以前的政府保护转向了产权保护,虽然我们的路还很远。
  是资源的配置者由以前的政府官僚转向了企业家,所以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里面,企业家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由以前的中央动员转向了地方竞争,整个地方的活力就能够得以实现。

  40年过去,我们要形成一些共识,特别是要研究政府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考虑政府在市场里的角色,最有名的一个理论来自马里兰大学前经济学系主任写了《国家财富之起源》。他认为政府是由流寇变成的坐寇,一旦这样的政府权力固化了以后,每个政府就会考虑自己效用和权力的极大化。当然这是民主政府、权力政府,包括专制政府之间的区别。这种国家财富之前的理论,建立了很多人的一些共识。

  在教科书里,200多年以来,我们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在第五章第一篇里面讲的是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古典经济学理论里面,政府的界定非常明确,拥有三大功能,即保护我们的产权、维护公平与秩序,以及提供公共品。这样的理论发展到今天的中国,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所起的作用早已不限于亚当斯密和凯恩斯所设定的范畴。例如,一篇新的文章里,丹尼罗德里克发现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反而有更大规模的政府,是因为一个开放的国家面对越大的外部风险时,政府需要增加支出,以减少外部风险,由此得出结论说传统经济学认为政府和市场是替代的,但是政府和市场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互补的。

  那些更充分地利用世界的市场国家,政府的规模变得更大,而不是更小了。政府在市场经济里起到了更多的作用,中国在过去40年里面的经济发展可以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供更多的更好的认证。中国从1978年的改革,相对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激进的市场化的改革,无疑是更加成功的,其原因恰恰在于中国政府在改革里承担了更多的作用。

  我们思考,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里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存在某些特点的。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是相对于大多数国家的混合经济,中国国有经济占很大比重。一些重要的特别是关于到国计民生的,以及具有战略性的经济部门,大多数掌握在国家手里。但是这些公有制企业也有参与竞争的,与市场经济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融的,而且许多国有经济部门也保持了很好的增长速度。

  第二,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实施更多的产业政策,例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口补贴,到汽车、高铁行业的迅速发展,都能看到产业政策所起的作用。虽然很难对产业政策进行精确的成本数据分析,但是毫无疑问,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是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政府实施了更多的干预政策,更多地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

  第四,是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学,政府在经济里所起的是配置资源的作用,但中国政府在过去40年里,除了配置资源,还起到了创造资源的作用,例如中国的政府通过对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开发运营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建设进行投资,创造了很多新的资源。中国的高铁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资源领域,例如太空经济,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等等,不断去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是我认为中国政府不是一个经营的政府。一个不是经营的政府,就会在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出现政策偏差的时候,能够自我纠正。一个不是经营的政府,他不会被社会上的某些资源所左右。所以中国政府一方面是站在中国老百姓的前面,给老百姓想大事,做战略,做决策;另外一方面中国政府是站在老百姓的后面,给老百姓解决生活的问题,给他们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同时,中国政府还站在中国老百姓的身边,不断检讨自己,因为怕被中国的老百姓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