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
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十六)——中国经济遭遇了什么?
减速后的中国经济是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或者仅仅是日本式停滞的序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告别了高歌猛进的快速增长时代,当前的中国经济亟待走出结构失衡、风险囤聚的困境。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经济结构需要再平衡,发展模式需要转型,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需要深化和改革。未来的中国经济是在不可持续的老路上越走越远?还是痛苦转型,冲破改革的阻力蓄势待飞?关键也许就在2013年。2013年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什么?
2013-07-07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十五)——“习李”新政
新一届政府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变化?不仅中国,整个世界对此正充满期待。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困境,既要推动尽快复苏,又要反对货币竞相宽松,全球陷入持续衰退与货币泛滥矛盾,各国政府左右为难苦无良策。而中国也正处在增速减缓的困难时期。中国经济亟需走出困局,化解风险,重回可持续的健康增长之路。新一届党中央和政府豪迈起步,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承托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万众期望。
2013-03-16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十四)——新领导?新时代——经济形势研讨会
2013年1月6日下午两点,第十四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在人头攒动的伟伦楼国际报告厅正式召开。应邀参加活动的有: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章政、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张陶伟,华尔街日报中国区副总编Aaron Back以及新兴市场咨询公司总裁Jonathan Anderson。此外,到场的还有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经济参赞,BP大中华区总裁陈黎明及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主持。论坛的第一个环节是关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对话。针对财政悬崖这一全球关注的问题,Aaron Back先生发表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美国财政悬崖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对于增税的部分,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但是在消减支出上仍需努力。总体看来,他对美国的形势是比较乐观的。他还认为,美国可能还会再次触及债
2013-01-06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十二)
2012年是全球政治经济变化多端的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欧债危机还在持续演变、欧洲政坛权力更迭、中东局势风雨飘摇、美国重返亚太、南海争端牵动人心;中国经济外需不振、增速放缓,是否能够顺利实现“软着陆”?体制改革步履艰难,未来的中国经济还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中国政府将会有何应对之策?
2012-07-01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十一)——党的十八大前夕:经济形势分析会
2012年第一季度已过,中国经济面临国际环境的重大挑战,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急剧下降,GDP增长势头下跌,物价和房地产市场不稳,货币政策松紧两难,经济结构转型和机制改革矛盾交织,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问题与改革发展主题相互作用,既有新的风险抬头又有新的动力凸现。
2012-03-24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十)------2012 ?!
2012年将是世界政治和经济不平凡的一年。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失衡,强烈的影响和冲击了中国经济走势。对国外危及出手救援还是坚壁清野?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转型?深化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改革?是我们在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保增长”与“控通胀”的微妙平衡、全球治理与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角色、“人口红利耗竭”、城乡和收入差距扩大、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应对的关键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桎梏难以打破,政府过度干预与市场功能扭曲,导致了严重的资源配置错位。内外经济环境的负面因素,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和压力,但也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变提供了契机。
2012-01-09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九)------“2008”卷土重来?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欧洲主权债务深陷泥潭,全球股市风声鹤唳,资本市场激烈动荡,非洲中东政治军事硝烟弥漫,欧美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加剧。世界乱象是否暗示着2008全球危机幽灵再现、卷土重来,或另一种潜在危机可能悄然而至?中国经济复苏未稳,刺激政策无力持续,资金集中投放问题显现,突发事故触目惊心,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楼市泡沫前景不明,经济增长下滑,国家实现控制通胀目标困难诸多,紧缩政策举棋艰难,外部冲击势难抵挡,国内经济和社会隐患不可低估。中国经济面临复杂的矛盾和风险,宏观政策和措施如何抉择至关重要。
2011-10-15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八)——减速,意味着什么?
2011年7月9日,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办、经管学院校友事务办公室协办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在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举办。本次论坛以“中国经济增长减缓”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机构的学者、政府官员及商界精英共同探讨。与会嘉宾包括: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法国巴黎百富勒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美国财政部驻华特使David Dollar、世界银行驻华高级经济学家Louis Kuijs、法国驻华使馆特别参赞Yann Marin、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系主任雷鼎鸣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主持。论坛第一部分,李稻葵主任与三位外国专家讨论了有关美国经济复苏及欧元信用危机的问题。David Dollar首先肯定了美国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的稳步复苏;在解读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放缓时,他认为美国进口贸易刺激是一个关键因素。在国债方面,他对美国提高国债的上限抱谨慎乐观态度并且相信美国国会在8月初会做出决定。法国驻华使馆特别参赞Yann Ma
201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