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
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
-
“走出疫情,展望2022” ——清华大学召开第42届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
“走出疫情,展望2022”——清华大学召开第42届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2021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与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共同召开了第42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主题为“走出疫情,展望2022”。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可金;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彭文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宏观政策研究室主任冯煦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袁钢明出席会议并发言。ACCEPT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致开场词。会议首先由ACCEPT研究院研究员李冰、陆琳、郭美新发布题为《走出疫情,稳字当头》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疫后复苏态势,但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
2021-12-20 -
ACCEPT研究院举办第41届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新百年的中国与世界
2021年6月6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举办了主题为“新百年的中国与世界”第41届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清华大学ACCEPT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所长倪峰、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灿、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冯煦明、清华大学ACCEPT研究院研究员袁钢明、清华大学ACCEPT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等专家学者出席此次活动,并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与备受关注的人口、减碳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ACCEPT研究院在会议上发布了题为《新百年的中国与世界: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研判中国当前经济形势,预计2021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2%;并提出了人力资源总量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2050年之前中国的人力资源红利将持续增长。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期,改革和抗疫政策需持续推进。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
2021-06-07 -
清华ACCEPT报告:中国将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
2021年6月6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举办了第41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所长倪峰,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灿,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冯煦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袁钢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等学者出席论坛并发表观点。论坛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1)》,报告预计2021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2%左右。报告指出,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2021年中国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期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期,因此相关的改革和抗疫政策仍需持续推进。投资方面,目前,房地产投资一枝独秀,表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是当前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展望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但增长动能可能
2021-06-07 -
“十四五”:重启下的中国与世界
2021即将到来,“十四五”规划纲要即将公布,在“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又将如何?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联合腾讯财经在12月27日开展长达三个小时的线上直播,主题为“十四五”:重启下的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现场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主题是:开局“十四五”:经济地理再布局,提振国内经济大循环;经贸关系再调整,开拓国际经济新空间。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现场总结点评了这份报告的三个要点:“这个报告的发布是问题导向的:第一,我们多年经济发展是需求不足的。中国经济即便是以疫情期间的表现为例,仍旧是需求不足的。今年疫情期间,我国全年的GDP增长预测是2.1%,但是再分析消费、外贸、投资中,消费是跟不上的。今年2.1%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口,一方面是基建投资增长了3.3%,另一个是出口。但是我们的内需是不足的,内需不足的原因是居民的收入没有提升。我们提出,在下一阶段,“未来15年”要紧紧抓住经济地理再布局,以人民的幸福为核心,顺应老百姓的择居和宜居需求。当然特别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做好人口流出地的区域经济发展
2020-12-28 -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到底给中国带来何种影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受到的打击是短期的还是中长期的?银行业、债券、股票、房地产和外汇市场遭遇的波动,对中国金融业造成何种压力?
2020-11-13 -
ACCEPT在线博疫:控制武汉是复工起点,安全复工优于任何财政、货币政策
当前形势下,新冠病毒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确诊人数不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疫情不仅对全球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及工作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也对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冲击。疫情何时结束?
2020-11-13 -
2020小康元年
2020年1月4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在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召开主题为“2020小康元年”的第37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
2020-11-13 -
中美摩擦下的中国经济
2019年6月23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在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召开第36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主题为“中美摩擦下的中国经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