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学者观点
-
冯煦明:GDP增长目标仍将是我国宏观调控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参考
经济增长目标在我国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宏观调控本身,而是已经深刻内嵌到了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例如,在国家远景战略和五年规划制定、财政预算和货币金融管理、宏观债务管理与金融风险防范、区域竞争与官员选拔等诸多领域,经济增长速度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指标。 对于后发国家而言,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种虽简单、但易行的宏观调控工具。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史充分证明了其行之有效。笔者在与发达国家学者的交流中常常发现,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并非不想把GDP增长作为目标,而是对于这些已经处于或接近“经济增长前沿”的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增速已经很低、波动也相对不敏感,因而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参考意义变得有限。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我国当前的人均GDP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距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是典型的“追赶型经济体”。因此,一方面,经济增长仍然是国家各方面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前提;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目标管理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仍然能够做到基本有效。 (1)未来宏观经济管理指标将更多反映“质量”与“效益” 诚然,GDP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存在缺陷和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
2021-02-21 -
鞠建东:超级全球化已经结束,RCEP加速全球价值链三足鼎立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下称”RCEP”) 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RCEP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热议。就RCEP签署对中国的影响、未来亚洲一体化及全球化的趋势等问题,经济观察网专访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主席鞠建东。鞠建东认为,RCEP的签署对中国经济微观层面的实质性影响有限,主要影响来自日本的加入。未来全球化的趋势是区域化整合,并且全球价值链出现区域性的结构性变化是一个健康的发展状态。在全球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之下,RCEP的签署表明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对自由贸易的支持,这一方向性变化的意义重大,而且未来亚洲有条件形成以中国市场为主导的亚洲一体化,亚洲共同体建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标志性意义RCEP备受注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签署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预期。鞠建东认为,RCEP的签署对中国经济整体的实质性影响不大,协定签署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日本的加入。因为15个成员国中,除了日本,中国和其他所有国家都已经有双边自贸区,RCEP是在此基础上做出的整合。鞠建东认为,RCEP的正式签署有两方面标志性的意义。第一,
2021-01-05 -
冯煦明:论市场经济的“第三只手”与反垄断理论创新
今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公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尽管针对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的竞争政策制定和反垄断立法已酝酿了一段时间,且经过多轮内部研究以及专家学者研讨论证;但该指南的出台仍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我国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的发展与监管进入新的历史窗口期。1.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进入新的窗口期相对于传统市场经济而言,互联网平台经济是一个新事物。在新事物发展的早期,由于其本身处于探索阶段、规模较小、影响有限;与此同时,理论界和实践中(包括政策制定者及平台经营者自身)对平台经济的发展规律都未有足够的认识,舆论中亦缺乏共识。因而,尽管也发生过若干起监管部门制止个别平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事件,但之前二十年总体而言,平台经济在我国处于自由放任、乃至野蛮生长的发展环境,受到的规制和监管较为有限。而当前,经历了二十年发展之后,平台经济从萌芽,到兴起,到高速成长,模式不断发展成熟,规模空前壮大,影响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平台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共识正在形成,具备了建章立制的基础。近几年来,平台经济领域先后出现了
2020-12-18 -
冯煦明:通货膨胀度量指标体系亟须校准和改善
通货膨胀是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最为关注的一个核心目标。不过,当前不论在美欧日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通胀为主的货币政策都遭遇到不小的挑战。美欧日等很多发达国家都以通胀作为最主要目标,很多国家还实行了“通胀目标制”。但是,通胀为主的货币政策实践面临严峻的挑战,表现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通胀率长期低于央行设定的目标通胀水平。这一点在日本经济中表现尤为突出。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日本央行长期将“实现2%的通货膨胀”设定为货币政策目标,并为此采取了多轮宽松货币政策,然而,日本的实际通胀率在绝大部分时期仍未能达到这一目标值,甚至市场仍处于通货紧缩边缘。日本央行宛如手握长矛(货币政策)对空气(2%通胀目标)宣战的堂吉诃德,手舞足蹈了二十多年,未见效果。显然,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目标,如果在长达二十年时间里都未能实现,那么该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就成为一个值得引起反思的问题。美国的情况好于日本,但也出现了类似的挑战,正因如此,美联储从2020年起转为采取“平均通胀目标制”。在中国,大体稳定的CPI增速与民众对物价上涨的直觉感知之间形成了较大反差。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住
2020-11-30 -
壮大和畅通经济循环的四个环节及关键突破口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经济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新时期的发展和修正。
2020-11-13 -
全球供应链受阻与中国制造业的二次突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 、经济学院、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共同发起《中财战“疫” 助力“六稳”》系列评论, 此活动汇聚了中央财经大学校内外专家学者,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为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