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学者观点
-
鞠建东、兰晓梅:中国跨境融资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随着近年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和跨境资本流动不确定性的增加,商业银行和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外债债务人类型的主体。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银行外债余额占46%,企业外债余额占比接近40%,而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负债(包括存款、贷款、债券以及其他负债)中外币负债占比达66%,说明通过商业银行负债渠道流入的资本规模相当可观。中国从2015年起逐步将跨境资本流动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当前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主要思想是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与其资本金挂钩,并设置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予以调控。然而,目前跨境融资的宏观审慎管理主要还是行政性管理。十四五规划提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推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为了防范金融危机与金融封锁双风险,中国一方面需要加快资本市场开放,另一方面又需要切实可行地管理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本文将基于中国全口径跨境融资的发展现状及其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未来跨境融资管理的思路,提出在现有跨境融资管理措施基础上升级的“跨境融资累进准备金制度”,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防火墙,同时加快跨境融资开放。鉴于银行业跨境融资的重要
2021-05-07 -
冯煦明:监管大数据杀熟,要在定价行为界定上下功夫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出现一些令人诟病的问题,比如很多人在订外卖、订酒店,或者是用网约车、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都有遇到过“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不同的人或者是不同的手机,同一个订单却出现不同的价格。那么,是否所有差异化的价格,都是大数据杀熟?哪些行为才是真正的大数据杀熟?在很多人看来,“大数据杀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每个人的订单价格可能都不一样,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并非所有的价差都被归为大数据杀熟而受到批判,比如差异化定价,就是对市场供需的合理调节,这种行为事实上已经被社会所接受了。日前在来咖智库举行的一场关于“大数据杀熟”的主题直播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冯煦明就专门分析了传统差异化定价与大数据杀熟的异同。他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类传统差异化定价现象。第一类是潮汐定价,比如五一假期的机票、酒店费用,比平时的要贵,这是供给需求变化所产生的市场化调节行为。第二类叫动态定价,比如大家订机票时,都知道越早订越便宜,临近日期就会变得很贵,这里面就存在确定性溢价和折价的因素。第三类就是线下消费中已经较为常见的、
2021-04-28 -
冯煦明:经济仍在“填坑”,政策渡向新阶段
经济复苏动能边际衰减金融防风险渡向新阶段政策跨周期赋予新内涵——202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简评作者:冯煦明,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研究室副主任(1)经济复苏动能边际趋弱。一季度环比增速降至0.6%,年化环比相当于2.4%。低于学术研究中较为公认的5.5-6.0%的经济潜在增长率。环比增速由去年第二季度的10.1%和第三四季度3.1%、3.2%,进一步降低至今年一季度的0.6%。(2)经济恢复仍处于“填坑”过程。今年一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长18.3%。相较于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率为5.0%,亦低于经济潜在增长率。这意味着,去年二季度以来的经济复苏尚未能“填”满疫情冲击造成的产出缺口之“坑”。(3)居民收入增速显著低于GDP增速。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同比增长13.7%(实际增长13.7%),低于GDP同比增速。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于2019年一季度的两年平均名义增速为7.0%(实际增速4.5%),同样低于GDP的两年平均增速。餐饮、住宿、旅游、家政、零售等服务行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但目前仍处于疫情影响的阴霾之中,市场活跃度较低,大量从业者处于待业或隐性
2021-04-16 -
龙少波:西部地区引资缘何快速增长
今年1-2月中国吸收外资实现了“开门红”。从区域分布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分别增长32.3%、11.1%、50.9%。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长速度显著超过东中部地区。产业优势不断显露“这表明在推动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西部地区的引资优势和潜力不断被挖掘。”重庆大学公共经济系副主任龙少波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产业发展总是攸关地缘环境。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是基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包括农林产业、旅游产业和全球处于统一起点的大数据、智能化、新型基础设施方面等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在流通成本、对外交流方面的劣势将逐渐缩小,叠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政策红利,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会提速。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全面开放的格局吸引外资直接向西部地区集聚,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也带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居中西部第一位的四川省,始终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力落实“稳外资”系列部署要求,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影响,吸引外资取得显著成效
2021-04-14 -
培养一批“隐型冠军”企业,是中国与世界市场形成新的国际循环的关键
2021年3月18日,在“第十三届国际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期间,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成长型企业发展委员会揭牌成立仪式在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成长型企业发展委员会特邀顾问李稻葵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李稻葵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中国在全球的经济体系里边的地位已经发生了相当本质性的变化。经过疫情,全球的企业发现中国的经济有三个优势,这使得全球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的企业特别重视,包括国外的中小企业。优势一,中国的优势不仅仅是过去常说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工资水平相对低,主要还是市场规模大。除去服务类产品,可贸易的实物产品,中国的消费量大概是比美国多30%,很多产品在中国的消费量,达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优势二,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各国的企业发现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是相对而言比较稳定。这个特点在新冠肺炎爆发之前已经凸显出来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09年美国通用汽车破产了,但很快两年之内就上市了。为什么他能够很快的上市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市场好,连续多年通用汽车的主要利润来自于中国市场,80%的销量在中国大陆这个市场。
2021-04-13 -
李稻葵:“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六大亮点值得关注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日前举行的第29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六大亮点值得关注,中国经济在“十四五”期间会发生六个重要变化。 李稻葵认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六个亮点值得关注。一是强调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到经济发展中最高的位置;二是强调加快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我国产业体系门类齐全,但是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和短板,未来需要补上短板和漏洞;三是强调优化区域布局,特别是要给予人口流入地区更多的财政支持,让他们的城市具有人口吸纳能力;四是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特别是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五是强调绿色、低碳发展。人民群众需要蓝天白云,不要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和污染;六是强调民生福祉。 李稻葵进一步指出,与上述亮点和要求相对应,中国经济在“十四五”时期会发生六个重要变化。 第一,中国经济将不断调整,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与“十三五”和“十二五”时期相比可能会略有下降,但是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会提高,一旦调整到位,“十四五”和“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速或将向上走,这是一个自主调节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