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
美联储加息是否会引爆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对话标准普尔美国首席经济学家
贝丝•博维诺(Beth Ann Bovino),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美国首席经济学家,她负责编写标准普尔美国经济预测、美国季度风险预测、每周金融总结。博维诺发起的行业影响力报告在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她的研究被新闻报道广泛引用。她的学术文章多次在主流专业期刊上发表过。
2015-04-16 -
欧债危机及前进之路——对话欧洲稳定机制首脑
6月5日上午,欧洲稳定机制ESM执行董事、欧洲稳定基金CEO克劳斯• 雷格林(Klaus Regling)应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的邀请做客经管学院并发表主题演讲。他用生动的语言,在舜德楼EMBA专用教室301为清华学子们全面而细致地讲解了欧盟经济现状的形成背景、欧债危机以及欧盟各国的应对措施。此次讲座由李稻葵教授主持。欧盟经济现状的形成背景 演讲中,格雷林先生首先介绍了形成欧盟经济现状的历史过程。在他看来,欧元区并非短期形成,而是一个长期整合的结果。接着,格雷林先生详细地介绍了经济与货币联盟(EMU)启动的历史背景。提及EMU,格雷林又细致地分析了EMU的经济架构模式。他从机构设置、货币管理和经济架构三个方面介绍了EMU的运行方式,这样一个特殊的架构模式,使得整合和协调17个国家的政策变得更有挑战。由此,格雷林认为,EMU,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项目计划,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承诺,它是欧洲整合的基础支柱。 带着对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格雷林先生表示,欧洲整合的过程还在继续,整合已经成为欧洲不断行进的过程。如今正在进行的整合更倾向于政治领域,整合的目的并不是要变成一个国
2013-06-05 -
IMF副总裁Takatoshi Kato清华演讲
6月8日晚,应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Takatoshi Kato(Deputy Managing Director, IMF)在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作了一次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应对机制的演讲。内容涉及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亚洲国家的影响、中国在 此次危机中所做出的贡献、IMF所扮演的角色和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IMF强化自身功能和作用的未来设想。与会听众与Kato副总裁及其随行IMF官员进 行了深入和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对IMF在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定位和角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所对话的问题和评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不乏中国在IMF 中应扮演的角色和事关IMF未来改革的主题。CCWE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主持了这次活动。出席嘉宾包括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教授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研究员牛铁航。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陪同官员Nigel Chalk(IMF区域助理主任)、Vivek Arora(IMF资深中国常驻代表)、Tarhan Feyzioglu,(IMF中国常驻副代表)、Steve Barnet(
2009-06-09 -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谈美货币政策和经济展望
2007年3月26日,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迈克尔·莫斯科访问清华经管学院,并作题为“美国货币政策和经济展望”的演讲。演讲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会见了莫斯科一行。莫斯科在演讲中说,2006年美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段不够平稳的时期,尤其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问题给房地产业带来了不小的震荡,但是,房地产业的危机并没有过多地波及到其它领域,去年美国的GDP依然保持了3.1%的增长。同时,莫斯科先生还对美房地产市场07年的走势进行了预测,他认为,该市场目前正趋于稳定,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有所回升。在谈到备受关注的美国通货膨胀率较高的问题时,莫斯科指出,美联储已将抑制高通胀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他相信,这一状况将在07年底或08年的时候得到明显改善。演讲中,莫斯科先生还就美联储的功能和职责等问题向同学们作了介绍。他说,成立于1913年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 即美联储,总部位于华盛顿,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组成。该系统主要负责履行美国中央银行的职责,包括制定并负责实施 有关的货币政策;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
2007-03-27 -
哈佛大学教授Richard Cooper谈全球失衡与美元前景
2006年12月29日,受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邀请,哈佛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前美联储波士顿分行主席Richard Cooper在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北201教室做“全球失衡与美元前景”讲座。
2006-12-29 -
-博弈论与现代经济学-
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讲席教授Eric Maskin应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NCER)的邀请,于2005年2月25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博弈论与现代经济学”为题做了专题讲演。作为CCWE举办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的第五讲,讲演吸引了来自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200多位师生与研究人员。CCWE主任李稻葵教授主持了讲座。Maskin教授首先从博弈论的概念入手,以美国两家大型软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例,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市场政策博弈,并以此为例介绍了纳什均衡。Maskin教授认为博弈论是研究人们战略行为的一门学科,虽然理论创建时间并不长,但是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接着,Maskin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博弈论的发展历程,尤其强调了因在博弈论方面的突出贡献于1994年和1996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翰·纳什、威廉·维克瑞、约翰·海萨尼与莱因哈德·泽尔腾的工作成果。Maskin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实例讲解,指出了博弈论的理论意义:一是为人们区分威胁的可信度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人们可就此做出判断。如行业内在位厂商对试图进入该行
2005-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