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经济学家共话经济学新分支 ——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
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召开海内外经济学家共话经济学新分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5月22日,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SAGE)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暨Jou...[全文]
-
嘉宾观点
-
Louise Curtis: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的灯塔
Curtis Louise:学术期刊是非常重要的平台 是学术研究的灯塔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暨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创刊仪式于5月22日在北京举行。爱思唯尔全球期刊出版高级副总裁Curtis Louise 在会议发言。她表示,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杂志,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领域的第一份专业国际期刊。她在出版业工作了22年,要知道要让一份新的期刊落地,需要大量的幕后工作。谈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学科的重要性,她表示,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它研究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参与者的角色。从已发表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研究数量的增长。在过去5年里,研究的发展和重点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该领域的研究产出整体上增长了30%。为什么拥有一份期刊是如此重要呢?她表示,学术期刊可以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可以说它是学术研究的灯塔。期刊在促进研究的知名度和帮助指导研究方向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还支持研究成果产生新的现实应用和影响。比如,像JGE这样的学术期刊支持如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等新研究领域,帮助它们[详情] -
高培勇:经过疫情政府和市场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高培勇谈了几个重要方面
经过疫情政府和市场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高培勇谈了几个重要方面5月22日,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暨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创刊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出席会议并发言。 经过这一场疫情的洗礼和考验,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有无发生重大变化?高培勇表示,从宏观经济政策的配置角度来看,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就是,宏观政策的配置越来越围绕着市场主体而转,越来越以市场主体为中心,其落脚点和出发点越来越聚焦于市场主体。他指出,有几个方面的理由:第一,2020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索,应该说是六保六稳。2020年讲到中国的宏观经济的配置,事实上是围绕着六保六稳而展开的。在六保六稳当中,其中隐含着的逻辑线索是什么? 关于六保,他指出,六保它并非是完全在同样一个平台上的,而是有从属关系的。我们说六保当中“前三保”最重要,即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接下来又讲在前三保当中,更重要的是保市场主体。其道理是,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市场主体不在,谈不上就业。而只有保住了就业,才能保住民生,因为没有就业,就没有[详情] -
葛红林:城市活力比城市实力更重要
葛红林:城市活力比城市实力更重要 有实力没活力的城市会变得没实力5月22日,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暨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创刊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成都市原市长葛红林出席会议并发言。 葛红林指出,第一,政府要做好经济健康发展的守护神。政府要维护好经济的健康发展,他认为这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的问题。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前一段阶段,大宗商品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经济界和实业界有不同的观点,搞过实业的人会非常明确地知道这偏离了产业运营过程的价值链。他举了自己比较熟悉的铝和铜为例,“包括螺纹钢,这个价格的上涨,如果全成本的投资,七个月就能收回,这就偏离了价值链。为什么有一些人不知道,因为他没有搞过实业。”他表示,基础原材料的价值是稳字当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相对合理稳定的价值,才有利于产业链的行稳致远。 葛红林提到,5月12日国常会指出,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的影响,然后价格就下跌了;5月19日又开了会议,就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调。有的人包括一些期货的从业者认为上涨是市场行为,政府不需要调控,[详情] -
李稻葵:希望政府和市场经济学这一新学科 能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
李稻葵:希望政府和市场经济学这一新学科 能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暨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创刊仪式于5月22日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联合主席李稻葵出席并为会议致辞。李稻葵在致辞中介绍,这次国际研讨会是国际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学会举办的年度国际会议,已经办了第三次了。“政府与市场经济学”是一批清华大学以及国际经济学的学者,过去三四年以来认真打造的一个经济学的分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有三个基本的原则:第一个原则,他指出,政府已经成为当代市场经济中极为活跃,极为重要的一个参与者。现在基本所有的国家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都在30%以上,很多国家达到了50%,尤其是在自然灾害、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个比重是持续提高的。第二个原则,一个经济体发展得好不好,运行的是否平稳,是否能够避免金融危机,关键取决于政府的行为。第三个原则,政府的行为好坏,是由它的背后一系列的机制所决定的,这些机制决定了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决策者的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到[详情] -
马斯金:为何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研究如此重要?诺奖得主马斯金解答
为何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研究如此重要?诺奖得主马斯金解答5月22日,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暨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创刊仪式在北京举行。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亚当斯讲席教授,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联合主席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出席会议并致辞。 为什么应该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视作一个独立重要的研究领域?马斯金在致辞中指出,政府在所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至关重要,并且对这些经济体的市场表现和繁荣也至关重要,他表示,需要有一个新领域将政府和经济学结合起来。 回顾18世纪亚当·斯密时期,当时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 今天所有经合组织国家中,在那时政府只参与其GDP的大约5%到20%,而今天有近60%的GDP都有政府参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在过去15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他强调,观察就业、资产等其他方面,政府不仅在GDP中占比增大了,规模也扩展了。从19世纪开始,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范围越来越广,包括向人们发放社保、提供退休金保障、提供国民健康体系等,同时政府也高度参与保护[详情] -
斯特恩:实现碳中和面临+“四大挑战”+单靠市场力量不足以应对
斯特恩:实现碳中和面临 “四大挑战” 单靠市场力量不足以应对5月22日,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暨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创刊仪式在北京举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IG帕特尔讲席教授、英国研究院研究员、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联合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 斯特恩在演讲中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为了实现碳中和,我们面临着“四大挑战”: 首先为了实现净零排放,我们必须对发展有不同的理解。他强调,新的增长模式有四类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这四类资本都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净零排放,我们必须尽快调节系统,必须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挑战。他表示,这并不是在环境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做权衡,而只是一种不同的方式,这种改变包括对上述的四类资本进行投资等。 第二是认识到紧迫感。他表示,世界会在30到40年之间实现净零排放,但“我们必须要迅速行动”。他称当前我们面临“具有决定性的十年”,全世界的基础设施数量将在未来15到20年翻一番,而围绕基础设施的决策需要在未来几年内做出。 第三,技术正在不[详情] -
特洛伊乔:对发达经济体经验要有怀疑+新兴国家已走出自己的路子
特洛伊乔:对发达经济体经验要有怀疑 新兴国家已走出自己的路子5月22日,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暨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创刊仪式在北京举行。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经济部长马科斯·特洛伊乔(Marcos Troyjo)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特洛伊乔在发言中表示,新开发银行是金砖五国成立的一家银行,是专门针对新兴经济体的一个开发性的银行, 特洛伊乔指出,希望能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家能够取得发展,为什么国家能够崛起,有什么样的驱动力,才能使国家更加的繁荣?他表示,这个答案当然是和政府和经济之间的互动有关,也就是国家的崛起意味着它们必须要成功的适应全球化,以及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这是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因为全球化的条件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政府和经济之间的互动,以及战略的制定,来适应全球化的情况,也必须要变化。他特别强调,去全球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说是一种全球化的逆转,我们对它的理解更多的是要把它看成一些实体方面,“比如说汽车减速,并不意味着它停止了,而是意味着它并没有往前推进,不像原来那样高速推进了。”过去13年我们有一个逆全球化[详情] -
吴晓求: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正在丰富人类社会经济学的理论
吴晓求: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 正在丰富人类社会经济学的理论5月22日,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暨Journal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创刊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出席会议并发言。 吴晓求在发言中指出,很难看到像中国一样,在40年中把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如此根深蒂固、自然经济的思想如此根深蒂固的国家,建设成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这其中一定有它的奥妙。 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其中究竟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他表示,在过去我们完全摒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计划经济的那一套理念、方法、政策、制度设计规则,完全不适合于中国,甚至也完全不适合人类社会。因为它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严重束缚了市场创造财富的动力,财富是由市场创造的,需要竞争和激励的,是需要分工的。所以走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这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造力,也使得每个人都有梦想。 他认为,过去40年中我们不断探索,贯彻市场经济的精髓,同时也结合了中国的情况。“我们没有走以美国为代表的那种市场经济的模式,政府[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