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实践和经济学总结

2020-08-23

  4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也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这是一段具有历史意义的经济、社会、政治伟大实践。对于我们学者而言,是一段需要几代人进行仔细研究、反复提炼经验社会发展历程。今天我们学者、老师、同学们聚集一堂仔细地回顾、研究这段历程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 从经济学的视角总结中国改革开放 40年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人类发展史上经济增长最为突出的阶段。从世界经济史角度来讲,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把人类历史上类似的、最重要阶段总结比较了一下。英国工业革命,使得英国GDP在世界的比重在40年(1775-1815)里从3.8%到6%。美国内战后的40年(1865-1905),美国GDP占世界的比例从7.9%上升到17.3%,这个上升的比例比英国的跨度上升了很多。再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二战之前,一个是二战之后。日本明治维新后40年(1868 —1908),其GDP占世界比重从2.3%上升到2.6%;日本二战后的40年(1950 —1990)GDP占世界比重从3.3% 上升到8.9 %。再看德国统一的40年和西德二战后的40年情况。德国统一后40年(1871 —1911)GDP占全球的比重从 6.3% 上升到8.3%。西德二战后的40年(1950-1990)则从4.0 % 上升到4.4%。接下来是中国四小龙的40年。东亚四小龙的40年(1960-2000)GDP占世界的比重从0.7%上升到了3.5%。而中国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全球经济的比重从不到5%上升到了18.2%,从规模和力度来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力度和强度应该是最大的。

  中国经济崛起历程非常的独特。英国经济学家Maddison(麦迪逊)先生的计算认为,历史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巅峰有两个,一个是在1600年前后,这个阶段到1820年左右结束了。他根据当时收集的很多来自皇室以及当时研究经济学的全球专家的数据和资料做的计算。我们也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做了自己的计算。从1660年前后明朝鼎盛的时候,中国在全球GDP比重为34.6%,之后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迅速的下降,这当时正是得益于工业革命之后的发展西方崛起。

  现在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是18.2%,在过去五百年当中第一次经济比重中呈上升的态势。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验的研究对我们经济学发展很重要?为什么特殊?因为这40年极其有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发挥了极其强大和有影响力的作用。我们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府与经济之间这种关系不断调整和修正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实验。

  我们的知识、科学在不断发展,在一个个偶发的事件当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很多时候一些偶发的事件会引发我们的思考。所以,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偶发事件。我们会看到在整个中国发展的历程里面有许多独特的一些偶发性的事件。应该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

  已有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学研究想法有哪些呢?我们做了一些总结。首先,中国人经常说的邓小平理论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这是非常政治化、哲学化的一种经验总结。第二个方面的解释是从现有的经济学教科书当中汲取智慧,比如说要对产权进行明晰和强有力的保护,要发展人力的成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等等。第三个方面的解释实际上是今天很多在座的教授所做的一些研究。比如说,马斯金教授就做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双轨制改革、渐进式的发展、M型组织和U型组织理论等。这都是已有的理论。

  中国40年改革开放为经济学理论补充提供了素材。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样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汲取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呢?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教科书层面的一些原则来对现有的理论进行补充。一方面我们汲取已有经济学教材的原理,同时通过我们的研究为未来的教科书补充理论;另一方面,通过这40年经验的经济学研究,我们需要有能够执行的、真正可以落地的一些具体政策。

  现在非洲国家的领导人经常到中国来访问,每次都会问可以从中国的发展当中学到些什么。有时候开玩笑说回去你们回国建一个共产党,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话。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中国经验是你所有政策是可以执行的、是可能真正落地的。需要声明的两点是,第一,我们绝不是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各个方面都做的非常完美了。相反,我们要找到、要看到我们改革开放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确保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往前。第二,我们没有意愿要加进意识形态也好或者地缘政治方面的讨论。

  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领导深度访谈和文献查阅等踏实的方法

  第一点,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实事求是地实地调研。我们组织了多次赴江苏、沈阳等地方的实地调研。江苏省是全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一个省份,但是江苏的北边和江苏的南边差别也是非常巨大的。苏北、苏南人民都非常进取的,但做法不太一样。我们苏北苏南都去以试图在实地调研当中获得第一手知识,我们去了江阴也去了晋江。我们也去了中国的底特律——辽宁沈阳,这个城市曾经困难重重,现在也有困难,只不过在缓慢发展之中。

  第二点,我们在研究中进行了广泛深度的访谈。我们和中央十个部委的在职或还退休一些领导进行深度的访谈,他们都是深度参与了改革开放的有关工作。中国的中央政府大概有20个部委左右,我们等于说是大概采访了接近一半的部委的领导人。

  第三点,我们做了充分的文献的查阅。我们看了很多的政府文献,也看了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朱镕基等中国领导人的演讲、政策文件。这个仔细的阅读过程也是我们难得的学习过程,我从阅读他们的讲话当中汲取了非常丰富的养分。

 

 ● 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五方面总结

  我们找到宽泛五个方面的经济学经验总结。我们认为这五个方面在日后经济学细化研究当中是值得被写进教科书里的。

  第一条经验是政府帮助新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我们认为新企业的创立和进入市场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在绝大多数的省份尤其是经济发展好的省份,经济发展最为主要的一个动力是新企业。当然,这是中国人民非常共识的一个内容。这张图显示了不同省份50强在七八年创立的新企业数以及名企的数量,数字还是非常高的。实际上,我只是看前50强企业,如果看整个样本,基本上新创立的企业是占主导,这是第一个基本事实。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于帮助企业创立和壮大方面做了很多的激励、做了很多方面的事情。概括来讲,主有两个工作的阶段:第一个是2007年到2012年,地方政府设立经济园区做招商,吸引新的企业入驻。第二个阶段是2013年-至今,他们做的是一般性的改革并理顺工作机制。中国现在有五千多个经济开发区,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主导成立的,政府官员在这些开发区里面用一些优惠政策去招商。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条龙的服务。就像在美国去一座政府大楼就可以拿到你的护照一样,通过这种集中办证的行政中心,一天之内一条龙程序就能够拿到你的批文。这种早上注册、下午批证的一站一日式服务正是目前在辽宁省开展的实践,目的是简化企业设立方面的手续,理顺成立企业所需要的一些审批。地方政府对于世行关于营销环境的指数非常有认识。最近,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刚刚从78名提升到46名。基本事实三就是,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的增长过度热心也会有一些保护本地企业的行为。所以,我们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出现了棉花大战,各个地方政府保护自己的棉农和棉花产业,希望自己产的棉花不会销往其他省份。现在还是有一些这种保护主义的倾向,包括去在司法程序中有一些干预。

  我们从实践中学到的经验是,政府帮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为什么他们要优化营商环境?因为领导晋升要有政绩,你的GDP比同行要高就有晋升的可能性。相当于你若要成为美国总统的话,你要在州长之间进行竞争。如果你这个洲的经济表现更亮眼,这个州长就更有可能成为美国的总统,这是跟美国相近的一个机制。除了政治激励之外还有经济方面的激励。经管学院钱院长曾经说到,地方政府有好多的税种可以收归地方。在美国个人所得税付给国税局,IOS付给联邦的。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的税收都是收归地方的。我们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园区里有些官员的工资跟他们招商业绩是有挂钩,所以他们有非常强的招商引资的经济上的激励。当然,要有一些制衡措施,否则地方政府的这些行为可能会过激,这是第一条经济学的总结。

  第二条经验是政府帮助促进土地使用权的转化。中国土地使用权用途方面转换出现的重大的转型推动了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发展。通过跟集体所有人的协商方式,农地可以用做其他用途的快速转换,使得中国居民的住房消费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998年住房改革前中国还没有私有住房所有制,之后20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很快。当然也有一些房市的问题,比如高房价问题。中国目前的住房价格跟收入比应该是非常高的,达到了世界第二高。所以我们有几点非常重要的结论。我们有时候可能会忘记土地使用权的转换是很多经济增长的起点,还有就是跟土地不同的使用者进行谈判来获得土地的成本非常高、过程非常的慢。在早期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对这个问题都有比较高的关注,但很多人关注不够,这是第一个结论。第二个是总结是,政府在土地使用经济转换方式有很大的作用。比如,现在清华大学在盖第三栋楼,有五户人我们没办法让他们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都没办法劝他放弃土地使用,因为我们想在他们的土地上建设我们的校舍,所以我们必须得依靠地方政府。第三个总结是,地方政府的一些行为和激励机制可以解决房地产市场的各种问题。包括高房价问题。中国的住宅用地占整体土地供应量的比重低是一线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他城市可能还不到20%土地用做住宅用地,其他土地都是用做像办公等等其他的用途,所以我们价格非常高也不为奇。地方政府想要有GDP,科创项目比造居民房更重要。

  第三条经验是金融深化不断推进,居民稳定地拥有大量本币资产。中国的一个趋势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持有金融资产,家庭居民的储蓄变成真正的投资。金融方面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40年里头中国没有发生过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主要指的是金融产品出现使得融市场出现了极端的波动和导致经济实体性的一些衰退。另外,随着金融深化在不断的推进,金融资产占GDP的比重在过去的六年里头增加了到了400%。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水平?我们百姓曾经排队买债券、买国债、买刚刚上市的股票(新股)。金融方面的基本事实三就是,金融投资收益率高度波动。中国股市开发的前十年里收益率年化有30%多,我们还没有考虑分红,只是按股指来算的年化的一个回报率。接下来的18年里只有1.8%。另外,中国的夏普比率还是比美国要低的,和中东和印度比我们也不错。在过去18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夏普比要比美国和印度低的多的多的多,这是需要加以改革的地方。这个背后的经济学分析就是,金融的深化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关键。中国工业领域当中的一半投资是由金融工具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保证金融的稳定。而在金融稳定这方面,中国政府是高度重视的,我们最高的刑罚是可以处以死刑的。如果犯罪分子威胁到了银行业的稳定是可以最高处以死刑的。所以,在银行业方面尤其是商业银行方面,中国的处罚是极其严峻。

  第四条经验是,对外开放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学习。先来看事实面。第一个事实是,中国的经济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好处。我们就提一点,通用汽车公司全球生产中有40%是放在中国的。如果不是因为它非常看中中国市场,或者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好,它不可能那么快返回股市。正是因为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表现亮眼,极大的助力了它全球的市场,所以它极快地回到了美国股市。同样还有大众还有宝马,他们都对在中国的业务发展都很看中。第二个基本事实,中国非常努力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比如说我前面提到中国版的底特律沈阳, 1996年到2000年有将近60万的下降工人,全市人口有五分之一在朱总结倡导的国企改革当中是没有工作的。为此,当地政府做出以下努力:第一,是给下岗工人家庭现金补助,至少在春节的时候吃上饺子和体面的年夜饭。第二,对这些下岗工人进行再就业的培训的绑缚。第三是搬迁,将市中心的一些工业企业搬迁到市郊区。城中心的土地会比较值钱,把工厂搬迁出去以后,土地价差的收入就会上来了。第四点是吸引外商投资。宝马在沈阳的投资对沈阳及其重要,来自宝马的税收占沈阳市的财政收入排第一,四分之一的税收是来自宝马在沈阳的合资企业,所以可以想象它有多么重要。第三个基本事实是,中国在一些领域当中开放的步伐比较缓慢。其中,一个是汽车领域,另一个是金融服务业。所以,在过去半年时间里面我们将要加快推进开放,中国中央政府宣布一系列强有力的开放措施其重点是针对汽车业和金融服务业。

  所以我们的总结是什么呢?第一,我们认为开放最重要的作用是它能帮助我们学习,学习是我们进步的关键。大家都在学习:中国的企业家在学习,像马云英语学得很好,他一直在用英语和国际社会在直接交流;劳动者也在学习,宝马公司管理层说中国工人特别棒、学的特别快,他们特别遵守纪律,管理执行非常好。所以沈阳的效率比德国工厂的效率还要高;政府官员也在学习,通过开放的过程进行学习。当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去西欧考察后向中央做了一个持续十小时汇报,向大家介绍欧洲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在那以后有大量的官员派到海外去培训。第二个总结就是,与发挥比较优势相比,学习的作用更加重要。学习应该说是发挥了更为基本面的作用。很多人会觉得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发挥比较优势,但最重要的不是它而是学习。比如说,在很早以前中国在汽车领域里面是没有什么比较优势的,但是你会发现大众汽车到我们这里来投资以后,慢慢地提高了本地化率,所以也不见得比较优势是最重要的,通过学习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可能更加的重要。还有,美国和英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并没有把比较优势作为最为基本的重要战略。塞缪尔·斯莱特,美国杰克逊总统说他是美国工业革命之父,但是英国人说他是英国的叛徒。塞缪尔·斯莱特当时是一个在纺织业工作的年轻人,而当时的英国政府是禁止纺织工人去美国旅行的。你可以看看英国人多狠,比特朗普厉害多了,英国政府不允许英国的纺织工人不允许到美国去工作,就好比特朗普不让你们这些经济学家到中国来一样。他们防止把知识经验传输出去,但是塞缪尔·斯莱特把这些知识和经验带到了美国,当时美国就向英国学习,即使当时英国不是执行自由贸易的政策。

  再来看来看大众的例子。中国和大众建立合资企业时中国还很穷,卡尔博士也已经90多岁了,他是当时大众的一把手掌门人,他决定和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大众能超过丰田就是因为它在中国建厂。但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大众在中国的企业要有不断本地化率的要求,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中国本土的汽车行业可以在与大众的合资当中不断的学习。

  第五条经验是审慎的宏观调控。首先看事实面,第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在过去40年里是比较平稳的。我们按照比较标准的算法做了一些数据计算,发现我们的波动率比全球也、比很多领先的发达国家都要低。第二个基本事实面是中国避免了高通货膨胀。我们几何平均的通胀率是6.9%,通胀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第三个基本事实是我们宏观调控手段还比较简单粗暴,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确实是有时候不太公平。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铁本事件,铁本想投资钢厂但正好赶上经济过热,他们的投资就直接被干掉了,非常简单除暴。中国经济向上攀升的过程中,大家都头脑发热而加快投资,认为做到第一名才是赢,就算是第三名都是输了。当经济冷下来的时候,企业都在博弈而熬着,认为谁能抗得住谁就赢了。中国政府是希望能够控制钢铁的产能,而在清理钢铁行业的时候,企业认为如果能挺得住、抗得住他们就赚了。所以,我们会发现宏观经济还是比较波动的,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波动率会更高。

  那么,政府采用了哪些调控政策呢?政府采用了市场、改革、行政等综合手段去稳定宏观经济,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国去了很多过剩的产能。就像美国强令那些连续几年没办法盈利的一些企业进行整改。这包括美国的航空业,而很多航空公司经常用破产保护的条款。基于这样的经济发展实践我们总结了几点内容。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产生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同时非常独特的经济增长。由于我们经济发展的独特性,我们需要非常谨慎来总结这样的一些经验。因为我们很多的经济学研究都是先从特例开始研究再总结这种共性的。于中国发展的实践,我们也列出五条经济学的总结。第一点,新企业的进入很重要。第二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第三点金融深化,本币市场的繁荣把居民储蓄能够藏富于金融市场。第四点,用学习作为一种对外开放的导向。第五点要有审慎的宏观调控,没有审慎的宏观调控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从中国经济发展里哪些对于现代经济学可以做哪些有益的补充?我们觉得政府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它就像经济学规律与法律这样的新学科,我们也希望能够建立政府与经济学这样一种学科,或者说政府和市场经济学。它应该成为经济学领域一个新的学科,我们应该在这个领域充实它。我们觉得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素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