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揭秘诺贝尔经济学奖师承关系
李稻葵:谢谢厉克奥博,作为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联席主席,再次感谢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各位老师和同学,还有嘉宾们,参与我们今年的年会,今年到此为止非常圆满,我想借这个宝贵的机会,非常简短的跟大家再进一步的介绍各位嘉宾演讲的精彩内容。
三位诺奖获得者都带来了关键的信息,这几位国内的嘉宾也非常精彩,讲得特别好。黄奇帆市长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统一大市场,黄奇帆市长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最成功的,最受尊敬的市长之一,带领重庆市的经济实现了腾飞,而且重庆市民的幸福感是很高的,房价到目前为止都控制得非常好。他分享了他对经济学很多深刻的思考,统一大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策性的战略,最近中共中央公布的指导性意见,社会上也许关注得还不够,黄奇帆市长高屋建瓴,从统一大市场的来龙去脉,给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而且也结合他的工作经验,对地方政府下一阶段应该如何在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出了非常全面的,几乎是可以马上付诸于实践的,操作手册型的系统思考。
黄群慧所长,社科院经济所是我们国家经济学研究的重镇,是我们重要的一个标杆性的经济学研究的基地,黄所长作为经济所的领军者,他给我们高屋建瓴的把整个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做了一个梳理。特别重要的一点,他谈到了从2022年到2050年,近30年我们国家可能发展的一个路径,提到了2050年我们人均GDP大概能达到美国一半的标准,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前瞻性的预测值。最近我们研究院也做了一些研究,我们和传统研究内容有点不同,我们考虑了人力资源这个概念,而不是人口的概念。我们认为人口不足以刻画整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劳动要素的基础,我们应该考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平均健康水平和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的因素。首先我们发现到2050年,总体的人力资源还在不断的上升。如果按照2020年的人口当量算,到2050年总的人力资源的当量,相当于17亿人口,而不是今天的14亿。主要原因是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我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如果我们能够付诸于更加灵活,完全尊重个人自愿的退休制度,我们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还能上升。所以我们得出来的判断,比黄所长的判断还稍微乐观一点。
房宁所长是中国社会社科院政治所的原所长,是我们国家政治学研究方面的大专家,他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观点,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去仔细回味,仔细的消化。他说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正在重构,他提出了自己新的观察,他认为这一方面的改革还要进一步的推进,这是影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回味、消化。
今天三位诺奖获得者的观点非常有意思,埃里克·马斯金教授是数学成长背景,他是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系的博士,经用数学系和经济系联合培养的博士,在学术界成名非常早,他是50后,在诺奖得主中是非常年轻的。他的博士论文导师是阿罗,刚刚去世不久,罗马尼亚的犹太裔移民到美国。阿罗是在70年代初,1973年得了诺贝尔奖,埃里克·马斯金是2007年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有师承关系。让·梯若尔又是埃里克·马斯金的学生。另外2019年有三位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研究贫困经济学的,其中两位学者阿比吉特·巴纳吉和迈克尔·克雷默也是埃里克·马斯金的学生,所以诺贝尔奖也有传承的。埃里克·马斯金主旨演讲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说货币表面上看是一个交易的中介,谁都可以提供,你可以弄一个计算机,可以自己弄一张纸,古代私人银行可以去印一张纸。埃里克·马斯金讲现代社会,货币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服务,因为货币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太重要了,如果这个货币,政府不去管它,势必对市场经济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这个观点非常重要,非常简单,非常犀利。货币是政府提供的服务,为什么比特币不行,因为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一个政府来提供服务,不能够按照经济的波动去对冲,也不能被银行体系监管,这个观点非常简单,非常重要,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还要进一步的深化,这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一个很典型的应用。
让·梯若尔是法国人,53年,非常年轻,也是天才型的学者,他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最有名的一个传说,当年他在MIT当教授的时候,很多博士生要跟他写论文,第一天给他的论文初稿,不管多长,多复杂,第二天就给你反馈了,那个时候没有电邮,他会通过电话告诉你,是一个工作效率非常高的诺贝尔经济学的学者,参加这次论坛也是很快把演讲稿写好了,马上进行各种演讲的准备工作。效率高,意味着多产,他是经济学最多产的几位学者之一,像法餐一样味道很全,值得仔细品尝的这么一道菜。法餐这道菜,为我们呈现了法国的大菜,味道非常丰富,要仔细品尝。仔细地分析不同类型政府的组织,以及政府的表现是怎么样的,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等。其中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观点,他认为独立的政府机构,央行一般来讲是比选出来的政治家可能会效率高一点,因为他更专业,不受短期的一些选民情绪波动的影响,但是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回味的观点,他说独立的政府机构,如果想要运营得好,人的素质很重要。
举一个例子,金融监管部门如果工资不够高,那么这些高素质的人就跑到金融界,金融界是跟央行,跟金融监管机构是争夺人才的,如果人才的素质不够高,会形成猫的能力不如老鼠,猫抓不住老鼠,猫反而被老鼠戏弄了。让·梯若尔的演讲,堪称典范,非常值得我们仔细去回味,尤其是像法国大餐,不像意大利餐,法国的味道比较丰富,比较微妙。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演讲,按中国的说法,他虚岁80岁了,但是仍然精力旺盛。他的学生是保罗·萨缪尔森的学生,还是同乡,是印第安那北边的一个城市,有点像山东临沂,交通很发达,来来回回的高速公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是保罗最得意的门生,当年保罗的论文集都是由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收集和整理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中国非常了解,也非常理解中国,对中国政治改革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的情况,他在国际上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中国的经济也做了很多的梳理。他长期一贯的观点,他说市场是有失灵的,他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价格机制往往是失灵的,比如说贷款,如果提高利率,反而会使得那些高风险,甚至不想还款的借款人跑来找银行,所以光靠利率不能解决贷款市场和金融市场失灵的问题。他反复强调市场失灵。
最近他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和一系列的演讲,关于新冠疫情下政府该如何应对,他的一个突出的观点,他说新冠肺炎突出的显示了一个问题,就是市场是不可能提供百分之百的保险,疫情相当于一个大的冲击,冲击量太大了,个别企业不可能提供保险,任何企业提供这种保险,一定会亏本,大家也不相信这个企业,不可能去买这个保险。怎么办?必须由政府干这个事,政府就是在疫情期间的保险者,提供保险。这个观点我认为是最核心的一个观点,最新的一个观点。政府实际长是一个社会面临最大冲击的时候,像疫情时候的保险提供者,因此政府必须干很多的事情,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来关注。
总的一句话,政府与市场经济学,我们坚定地认为是下一阶段学术界,尤其是中国经济学界应该发力的一个点,在此我也特别感谢各位嘉宾呈现的非常精彩的演讲,也感谢大家参与我们整场国际研讨会,也期待着大家对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给予各种各样的帮助和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