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围—中国经济’2009”经济形势讨论会

“突出重围—中国经济’2009”经济形势讨论会

暨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09年度经济预测报告

 
       金融危机自2008年席卷全球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迹象。未来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个经济的萧条时 期?2009年1月18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突出重围—中国经济’2009”经济形势讨论会暨2009年度经济预测报告,邀请有关专 家学者,对新一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入会专家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及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邹伟 业、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等。中心主任李稻葵主持会议,并发布了2009年度经济预测报告。
       2009年度经济预测报告显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08年是9.3%,09年是9.2%。报告认为,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微弱下行,下半年或将出 现转机,经济运行态势呈“V”字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对预测数据进行了解读。
       会议嘉宾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了热烈讨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在09年遇到严峻的挑战。这次经济危机是对我们多年来担忧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一次撞击,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对今年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他说,中国是高储蓄的国家,手中财力比美国多得多,GDP增长保证其财政收入增长相当快,这个能为我们解决当前问题。他强调,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保增长。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研究员说,09年面临最大的问题仍是房地产的问题。2008年由于股市快速缩水,把中国刚刚兴起的中产阶级消灭掉了。只要让房价全面下跌、股市调整,中国GDP就没有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会秘书长王建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都对以加快城市化建设来推动经济增长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城市化和结构调整的动力都 是改革开放。在困难时期,研究推进城市化改革,可能为长期增长奠定比较好的基础。所以,当前尤应关注改革和开放问题。
       对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也有专家持反对意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求教授认为,在人均三千美元的国家,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不现实,超越现有水平。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投资仍然是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经济成长推动器。
       迹象显示,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不可低估。高盛董事副经理、经济学家胡祖六先生指出,从消费、出口,美国、欧盟、日本从08年就已进入衰退 期,09年预测美国负增长0.6,巴西、俄罗斯、印度都很悲观,中国可能相对来说还好点。胡认为中国实体经济09年比08年肯定更为恶化。
       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一江认为,在当前实体经济明显衰退情况下,新《劳动合同法》制约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性。他提出,对中小企业进行《劳动合同法》豁免,符合国际惯例。

  会议对09年及此后三年的经济形势持谨慎态度。李稻葵教授最后总结发言,期待新一年经济形势的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