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教授与国际管理咨询巨头罗兰·贝格共同编著的《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德国模式的中国借鉴)》荣获经济学著作二等奖。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而组织开展的。本届评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以多元分类评价为抓手,重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研究,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新兴和交叉学科研究,有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一批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开展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该奖项自1995年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共有5667项优秀成果获奖。
此次获奖的经济学著作《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德国模式的中国借鉴)》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与国际管理咨询巨头罗兰·贝格发现,拥有着相似价值理念与基础机制的中德两国,在改革目标上也同样相似。两人在无数次思想碰撞后,总结出了现实借鉴。他们从公共体系、房地产市场调控策略、金融监管体系、马克国际化战略、企业基业长青等方面,探索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商业模式,为中国改革提出新的建言。“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基于一流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导向、关注利益相关方的企业治理、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发达的基础设施,以及全面的结构改革”,这就是在金融危机中坚挺增长的德国,为全球经济贡献的“德国模式”。
李稻葵教授所在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长期关注中国与世界经济。基于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学理论,创造经济学新知,奉献解决经济改革与发展核心问题的新思维。研究院下设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以“全球视野、战略前瞻、服务决策”为使命, 独树一帜,以政策研究为导向,以政策影响为驱动,汇集学术、政府和企业优秀资源,从世界角度观察和研究中国的现实政策问题,建设性地参与政策讨论,为政府机构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学术新知和政策建议。此次获得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也是对研究团队长期以来辛勤投入的巨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