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民:改革永远没有终极目标,贸易战对中国影响有限

2020-08-23
  1. 市场主要配置资源,政府主要做好宏观调控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本身就是习近平的重要思想之一。当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是要否定政府的作用,但是这两个作用不是一回事,所以必须要隔开的。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表述中,把“和”改成一个逗号是告诉大家政府和市场两个资源都很重要,但是作用和内涵不一样。市场主要配置资源,政府主要做好宏观调控,做好市场监管,做好公共服务,做好环境保护等等这样一些工作。

最近,跟“改逗号”相一致的就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我们明确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我们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重点改的。一个叫做完善产权制度,一个叫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过去我们商品也是计划的,现在我们更主要的是集中在要素怎么样由市场来配置。比如说,资金的价格怎么样由市场来决定,土地价格怎么样由市场来决定,人才、科技成果的价格,怎么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主要是为市场更好地配置资源,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

我们去年出了两个比较著名的改革文件。一个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文件。我们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他把生产要素合到一起,然后去生产。但是中国在企业家精神体现上做的还有很多不够的地方。另一个是保护产权,特别是保护民营企业的产权。我们一直督促有关部门,就是最高法院去甄别、纠正过去一些错判案件,这些案件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企业家的财产权。这两个文件都在落实当中。总的方向我们觉得总书记在经济方面、经济体制方面的思想是和我们过去的邓小平提倡的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比过去又大大进了一步。

  1. 经济增长要看长期,贸易战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

看经济形势有两个不同的维度。从第一个维度看,从短期当前的增速6.8%,我觉得可以至少打90分。但是第二个维度,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可能也就打70分。因为我比较看长远,看可持续发展,不要看短期的6.8,因为下个季度再升高或者再变。所以总书记也是这样的,他不在意当前短期的经济波动是下一个点还是上一个点,而是在意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短期内中美发生贸易战并不可怕。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内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外需占的比例不到10%,去年大概6%-7%,而去年还是最近贸易增长最好的一年。所以,就是完全没有进出口或完全停止了,我们去年的增长速度是6%,而不是6.8%,而6%就足够了。

  1. 改革是否成功应该多看效率指标

如何用指标判断中国经济在2025是否成功一个难题。我们很难像GDP增长速度这样来判断,认为如果GDP增速高了改革就成功了,如果低了改革就失败了。我觉得至少用GDP还衡量已经不准确了,因为中国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中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衡量的指标可能会有很多,比如说我最终要看效率,看每投资一块钱能不能获得更多的产出;看排放,一吨二氧化碳能不能有更多的产出,看消耗一吨能源能不能有更多的产出。从产出的角度来讲,如果要是改革成功了,那么效率,包括劳动力效率、资本效率、环境效率、能源效率、土地效率等等都会总体上有一个提升。

  1. 改革没有终极目标,永远在路上

改革没有终极目标,改革永远在路上。不仅仅是经济改革永远在路上,所有的改革都是永远在路上。我们没有设定一个2020年国有企业要改成什么样,很多都是在试点和探索。无论在任何一个文件,包括国企改革文件,并没有清清楚楚、完完整整把未来国有企业的样子画出来,现在画不出来。我们希望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包括其他企业都要成为一流企业,不光国有企业,很多民营企业也是一流企业。

国资委对国企的管理应该转向,对国有企业还要管,发改委按照行业管理来管。国资委过去管人、管事、管资产全管,现在打破“三管”,要转向管资本为主。这次党的十九大提出来,不要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做大国有资本是真正做大,而不是靠借贷看起来资产很大,但负债率很高,不是追求上五百强目标。

 

  1. 国有企业的比例不是判断市场经济的标准

用国有企业多少判断是不是市场经济是错误的。二战初期或者六七十年代,法国国有企业的比例比中国现在国有企业占整个经济的比例要高,但是市场经济。包括撒切尔没有私有化之前的英国,包括新加坡、包括日本国有企业占比都比较高。日本前几年还把几个液晶产业放到一起,那都是国有企业,没有国有企业,其液晶产业就垮掉了。所以,用国有企业占比这个判断是不是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值得探讨的,我个人认为是错误的。

  1. 经济规律作用下中国走向全球高端行业竞争

只让中国生产T恤、美国生产高科技,长期进行这种国际贸易的交易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适的。中国现在走向高科技恰恰就是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的一种结果,并不是政府命令让他去干这个事。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了必须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是经济规律。比如京东方,原来是一个很古老的国有企业,最后自己选择走入到液晶显示领域,变成世界前几名之一。这恰恰是我们改革的成效。全球化了各自生产什么主要看最后的竞争结果。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跟美国比差距大的多的,但中国占了体量大、市场大的优势,使得阿里巴巴、腾讯这些企业进步很快,并不在于核心技术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