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宗泽:中巴合作是能相互成就和相互互补
9月份我到巴西去访问的时候,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和我自己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奥贝旮都(音)”中巴都有重新发现对方的感慨或心情。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一带一路创造了新的中巴合作机会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创造了新的中巴合作的机会。根据中国海关总署7月份的消息,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大豆进口为382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5%。相比之下,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超过1549万吨,同比增长46%以上,所以是大幅提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成为巴西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目的地,从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2017年对话贸易占到巴西出口总额的22%,进口的18%。那么巴西对中国出口的前三位一是大豆,二是矿石,三是石油,占总出口额的80%。这三大件是主要的出口项目。其他当然还包括肉类、皮革等等。从2010年起中国对巴西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中巴企业家委员会估计,2007年到2017年间,中国在巴西的投资额高达550多亿美元,主要集中在能源,包括电力、石油和矿业两大领域。这两大领域占累计投资超过85%,同时农业、通讯、港口、交通也是重点,近年来在数字服务、金融业也有提升。2017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FDI来源。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直接在巴西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在巴西的中资企业超过300家,目前有5家中国的金融机构在巴西也设立了分行和代表处为两国的贸易投资提供了融资的支持。中资企业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主要是银行、物流、服务业等等,这说明巴西市场对中国的重要性。
而巴西政府创建了投资伙伴关系,推动多个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地,中国未来对铁路行业也有兴趣,当然中国也有很强的技术。2017年巴西国家投资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属于总统府外贸政策委员会,宗旨在于协调和推进投资方面的咨询合作。同时我们看到巴西的基础设施需求巨大,这也是接下来中巴合作很好的一个契机,据有关估计巴西基础设施缺口使其经济GDP缩水10%到15%。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巴西的基础设施排名在全球140个国家的统计当中名列第81位,拖累了巴西的全球竞争力。除了巴西机场排第17位相当不错,其他的公路、铁路、港口、电力、供水等严重不足。以公路为例,公路承担了巴西全国2/3的运量,但是在175万公里的总里程当中,柏油路只有22万公里。高速公路仅有1万公里,而且主要在圣保罗州,中西部地区较差。再以铁路为例,巴西整个铁路里程超过3万公里,主要在南部、东部和东北部,电气化铁路仅有1121公里,而且巴西的铁路轨距有4个标准,标准不统一,所以不利于铁路网络的形成,所以它的运力也会受到影响。铁路运力占全国运力的19%。巴西铁路平均时速只有25公里,大大低于全球铁路75公里的时速,这个差距较大,当然巴西还有港口,有37个港口年吞吐量7亿吨,但是分布不均。
由此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口是很大的,根据有关研究,巴西基础设施的投入至少应该占到巴西GDP的5%到7%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但实际投入只有2%。也就是说从2003年以来巴西每年在基础设施当中的投入都在3%以内,所以与这样一个缺口有相当的距离。2015年中巴同意建立200亿美元双边共同基金,重点支持产能合作项目,2017年双方投资启动生产合作基金,中国和巴西共同注资、共同管理、共同决策、共同受益。
中巴双方共同捍卫两国友好关系并加强友好合作
第二,中国和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互为战略伙伴关系,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和巴西拥有广阔的合作潜力和合作空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完全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建交以来中巴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已经成为发展中大国团结合作、携手发展的典范。巴西跟中国的关系创造了几个第一:巴西是第一个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大国,巴西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巴西也是第一个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拉美国家。
在2019年7月,中国的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巴西方面举行了两国外长级的全面战略对话。王毅外长特别表示,中方愿同巴方携手努力共同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这是巴西新政府以来巴方举办外长级对话,相互了解起到增进作用。同时巴西作为世界多极化事件中两只重要新兴力量,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利益诉求,加强友好合作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助于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合同与繁荣。中方继续重视巴西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支持巴西政府带领人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巴共同捍卫多边主义、捍卫并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及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20国集团等机制下的协调、合作。
中方致力于通过中巴合作来推进中拉合作
第三,中巴合作还有助于引领中拉合作。作为第一个和中国贸易达到1000亿美元的拉美国家,中国和巴西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合作。拉丁美洲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陆,与中国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而巴西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拉美大国,所以中方非常重视巴西在地区和国际事务当中发挥非常独特的作用。
2014年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出席了中拉领导人首次会晤。双方确立了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宣布成立了中拉论坛。这些年来,在中拉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拉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
王毅外长又特别对中拉关系的发展有几个总结,他说:第一,中拉合作最鲜明的特点是平等、尊重。中方与拉美国家开展合作的时候,无论国家大小、无论制度的异同,一律坚持平等相待,相互照顾对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坚持不干涉别国的内政;第二,中拉合作最实质的内涵就是共同发展,中国进行市场经济至今,在产业上有优势,将助力拉美国家突破发展的平静,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增长,中国已经同19个拉美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有力地带动了中拉合作的优化升级。中拉贸易总体平衡,比如在2018年中拉的贸易突破3000亿美元,在今年上半年增长率超过25%。在拉美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可以说为当地创造了18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农业、开发、汽车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均有广泛合作空间;第三,最宝贵的取向是开放、包容。中拉合作的本质是南南合作,是双方的自主和自愿的选择,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中国在拉美从来没有地缘政治的考虑,从不需求所谓的势力范围,也不参与所谓的战略博弈。中拉合作符合双方的需要,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该受到第三方的影响,追求的是合作共赢。
当然,最近中巴之间还召开了高委会,继续发挥好双边的对话机制的作用,对下一步推动中巴关系非常重要。刚才大使先生也提到,中巴之间的高委会,双方在农业、矿业、基础设施、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有合作,同时正在拓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新的增长点。所以双方也同意在联合国20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下加强协调和沟通。
中巴合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最后,我们还是面临一些挑战而且这些挑战不容忽视,在双边的层面,巴西的投资成本据我和一些中资接触,他们认为投融资成本偏高,制度有待完善,加上受到国际经济周期影响,巴西汇率不时出现波动,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在国际层面,现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冲击,还要防止有些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曲解甚至误解,比如有的人认为中国在巴西的合作,在拉美的合作是搞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掠夺资源、制造所谓的“债务陷阱”等等。我认为正是面临这样一些挑战,中巴之间政府加强合作,同时民间合作必不可少,包括智库、学者、企业等等要加强,包括媒体要加强对话交流。
总之,回到一开始所讲,中国和巴西现在正在重新发现对方,双方的发展互为机遇应该是相互成就。首先,中国国内消费的增长和人均经济的增长,这就意味着中国对农牧业产品、对各种工业品、服务业的需求为巴西的各行各业出口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当然我认为巴西企业和产品,它们也要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的能见度和知名度,因此,在中国推广巴西的形象非常重要,今天这样一个对话会起到这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