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assador Castro Neves:中巴合作既是机遇也有挑战

2020-08-23

 ● 巴方应把握中国增长战略的机遇,加强与中方合作

  我想强调一下这里面“战略”这个词,它正好印证中巴两国长期战略关系。因为长期中我们有非常一致的一些目标,我们都希望能够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

  在经济、商业和金融这样三个维度,中国比巴西现在要成功很多。我也希望探寻在哪些方面中巴的合作可以为我们两国各自的发展提供贡献,助力于我们的发展,同时让我们的人民受惠。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中国经济将会继续成为全球经济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从原来的两位数到现在大概6%的GDP增长的水平。但是从绝对数上面来讲,6%按照现在的经济体量与2006年10%几的比率相比,它的规模要更大。中国对于巴西经济以及作为我们的经济合作伙伴还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资方。

  我们也需要更多地学习中国新的增长发展战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成就,在过去出口拉动的外向经济模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概有40年左右外贸的增长。中国现在也在转向以内需和消费为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巴方也需要探究自己的发展战略,如何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跟中国的合作。中国也提出了一些新的产业政策,比如“中国制造2025”,它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些美国这边的问题,但是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做好研究工作,巴方需要了解产业政策的内涵。

  另外,我们认为这个新的机遇在于,巴方能够把自己的准备做好。长期来讲中国也有需要克服的问题,巴西也有类似的共性的问题。中巴的合作在我们两国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外需对于巴西经济的显著增长发挥着非常核心的作用,我们需要去推动一些不太受欢迎但是非常必须的改革才能给经济注入活力,通过这样一种增长解决公共财政不足的问题。

  讲到我们已经开展的这些经济改革,我们必须得依赖内部资源,比如能够通过储蓄、通过投资推动我们的经济增长,同时还有消费方面的拉动,才能为我们抵御外部风险提供非常坚实的基础。

  我刚才讲到,我们的外需拉动型经济意味着外部需求对我们经济增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这样一个外贸行业部门体量的翻番,从合作角度,中国也成为我们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经贸合作伙伴。巴西需要去提升它的全球竞争力,来把握中国增长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中国在巴投资的一些项目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

 ● 中方对外开放给巴方带来的利弊(中巴的合作与竞争)

  中国在巴的投资,在过去的十年中,一开始看到的主要是限于商品的出口,而且是对华出口,主要通过在巴发展这样的一些行业来确保中国一些资源的供应,然后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中国开始在我们的产业领域投资。举个例子,我们樱桃加工的投资有很大中国的手笔,显示中国需要这样一些投资满足中国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然后进入第三阶段,中国开始投一些服务业,不仅像税收、商业服务这样一些业务领域,还包括金融服务。比如中国银行、还有一些中资的财阀入股在巴西的银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巴西经济里面有越来越深入的参与,中国也在投一些跟基建有关的企业,也意味着中国现在做好准备要在我们巴西国内基础设施方面发力。我们如果要提高自己经济的竞争力,更好地纳入全球经济中是不可或缺的。

  尽管在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在某些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我们还看到中国有一些准入的障碍。比如农产品,我们这些领域有全球的竞争优势,但是我们的一些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还是遇到一些障碍。当然我们有信心,这样的一些保护或者障碍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消除。

  我们还在其他市场遇到中国企业的竞争,比如对于拉美的一些市场,我们的一些出口产品与中国的出口产品进行激烈的竞争。除了农业和矿业之外,我们也面临中国的竞争,像澳新这样的国家市场,我们对于自己经济实力的提升,对于中国和巴西都是有益的,并且在进出口方面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且在巴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做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 巴方愿与中方各层面开展长效合作

  中国的崛起包括在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方面中国地位的提升,巴西从中也受益良多。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非常不稳定的,我们生活的时代是需要不断调试的,从我们经济生活和金融商贸领域可以看到,世界经济的重心已经从北大西洋转向亚洲。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重心的转移,如我所讲已经为巴西开创了新的发展窗口,但是这些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好好利用,并研究这些机会的意义。

  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认为,我们需要作为私营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的跟中国寻求一些合作机制、对话机制。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也强调,巴西需要进一步反思跟中国开展长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讲到长期发展规划和分析方面,巴西还欠缺经验,中国非常善于做长期的研究和研判,我们必须从中方来学习如何有一个长远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如何去建立长效、稳定的中巴合作关系,这点对于我们的合作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同时,双方除了政府之外,民间和企业层面也需要更长效的对话合作机制。所以我们需要开通中巴对话的各项机制,改革一些机制,有时候公共政策可以加强这样的战略合作关系。举个例子,比如设定一些定量的目标,或者在贸易投资之外寻找其他领域和形式的合作;比如可以去看中巴高层合作委员会开展的一些工作,之前这个委员会的工作有一些懈怠,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让它更高效。

  转化成中西合作实际的机遇,我们正在评估联合行动计划的实施报告,后续的行动报告不仅限于目标也包括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所以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也想提及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一些方面,在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我们一直都强调长期的战略,这可能会影响一些既得利益,有一些忽略掉了历史规律,但我们看到世界局势加速转型,因此必须要知道世界在变化,最近的中国和巴西合作伙伴关系,不会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巴西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我们要考虑到中国也要考虑到巴西,我们在合作但是并不与其他方面对立。如何能够惠及所有人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此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的愿景,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代表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的巴方,我们所做的努力是为了能够促进战略性双边关系长期愿景的实现。我经常想到的是对于巴方来说,如果我们要有竞争力来很好参与,那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要在合作的过程中考虑到整个的国际社区。

 ● 中巴未来合作面临着一些障碍和挑战

  在上一环节的主旨演讲中,我们提到了过去发展的一些成绩,中国、巴西的经贸合作充满了成功的故事。但是眼光需要放到未来的不足之上,我们需要越过哪些障碍才能推进具有历史性的结果和合作。潜力还是有的,我们可以梳理一下各自可以开展的合作领域,同时,着力解决未来在合作中需要实现的目标。挑战在于我们合作的方式以及优先领域的选择,可以做哪些工作来获得这样一些成果。

  我在主旨演讲环节也提到,中巴希望能够成为发达国家。我们希望向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西欧的这些国家和北美这样一些国家一样发达。这样的一个跨越本身就是对世界稳定和增长的贡献,也会造福全球人民。因此,我想提请大家关注,我之前在巴西也提出,我们需要对中巴的战略合作关系持一个长远的眼光,对于中国来讲,巴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吸引了很多来自中国的产能和投资。应该说在巴西,我们27个州,中国的中资企业在其中23个州都有投资业务,已经是渗透率非常强的状态。

  借着博尔索纳罗总统国事访问期间,我们也希望在一些战略重点领域跟中国加强联系,能够为巴西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畅通我们的准入。其中,这种双向的市场开放也能够为我们的消费者造福。还有在国际事务上两国的合作,我们两国非常不同,一个是有5000年文明的亚洲古国,另外一个是在南美的大国,几百年的历史。两国都非常幅员辽阔,我们2.1亿人,虽然赶不上中国但也非常多。我们找有哪些需要克服的障碍,在全球化的经济中实现更强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保护主义抬头。我来到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一些状况,我发现中国人是最早了解全球化的,以及对于全球化趋势了解的一个民族。在过去,国际上国际贸易往来都是通过一方市场的开放,另外一方抵御保护主义的斗争中得来的。我们希望能够营造一个更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来抵御保护主义势力。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一段时间,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抬头,我们如果要加大出口,就需要做好价值的增值和比较优势,才能更加积极活跃地参与全球贸易。

  巴西目前还在一个外围游走,中国已经跻身在全球贸易的中心,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很快可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所以我们需要来研究中国发展的一些经验,研究有哪些适用于巴西,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双边的对话合作机制,同时加强经贸的往来。在各个层面上交流成绩以及我们需要克服的挑战,可以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合作。

 ● 中资企业进入巴西面临的挑战与障碍

  中资企业进入巴西,参与巴西经济最大的挑战,我不能说它非常容易。巴西企业参与到巴西经济中也是有难度的。最大的障碍可能要有一个更简化的、更可预见的法律体系,这个适用于巴西、也适用于巴西企业进入其他国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从改革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有一些阵痛,比如社保、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我们需要同时探讨巴西企业如何进入中国经济、参与中国经济,我们可以通过联委会这样的机制,找寻中巴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为双方企业扫除障碍。

 ●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巴经贸的影响

  我觉得今天世界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对于资本足够的需求,流动性非常过剩,用流动性投资意愿非常低,包括在巴西,资本的需求不是那么旺盛,所以这样的一个局面需要改变。贸易战是深化了这样一种现实对我们带来的影响,它带来国际市场的波动、扰乱,同时对于资本削弱的需求进一步加剧。贸易战延续的可能还是要接受,中美不可能在短期完全将贸易问题解决掉,还是会有一些政策的问题,还有像技术方面摩擦、矛盾的问题。即使解决了贸易的问题,当然它还是会有一些进出口方面的影响,比如大宗商品大豆,实际上美国是我们巴西对华出口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们在中国贸易协定的达成方面,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要进口更多的美国产品,可能会去挤压掉其他一些有同样产品出口的国别的贸易。

  我们有自己的行为,应该按照我们的方式推进,美方不应过多干预进来,比如我们加强双边的市场准入,用更多的本币做贸易融资和结算,帮助中巴的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不管中美贸易战怎么演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双边议程去推进。中美贸易战可能影响高科技、影响贸易,这是我们需要来防控的压力。不管怎样都应该坚定推进双方的合作议程,同时让双方的企业鼓励它们更多地参与,让我们民营企业更多地相互合作。同时,让我们的合作更多层次,包括金融行业、金融机构的参与。我们不用太多地关注中美的这些贸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