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2016-02-28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均衡波动,可能是一个常态,不可能出现大幅度的贬值。这种背景下反而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都缺少资金,全世界虽然说流动性过剩,但过剩的是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总体是缺钱的。所以最近几年G20领导人达成一个共识,要建立一个长期投融资机制,这样的背景下亚投行应运而生。大家对多边开发性银行给予过多的期待,亚投行由发展中国家牵头的机制,资金只有一千亿,要发挥杠杆作用,撬动顶多一万亿,按照10%资本充足率来说,就是一万亿美元。但是在整个项目资金当中要发挥协同效应,一般来说这种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也就是10%,再放大一下就是10万亿,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尤其是去年全球外贸总体下降,中国出口下降了2.9%,美国下降了6%,我们外贸占的份额是上升的,不是下降的。我们外贸出口顺差是增加的,去年将近6千亿美元,去年12月份将近600亿,对GDP的贡献是上升的。但是大家看到新的动力可能就是投资,去年全球FDI投资上升很快,过去中国FDI,吸收的FDI,对外投资都上升非常快,现在将近持平了,1300亿,应该说我们也是一个资本大国。去年年底IMF批准了人民币加入SDR,这都是一些积极的信号


  那么下一步怎么办?过去我们说经济的多极化和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独大,这之间形成了矛盾,美元承担了过多的国际责任,但是目前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美元进入升息周期,在全球资本流动逆转的背景下,往往受伤的是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大宗商品,石油价格下跌,可能在未来五年是一个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巴西等这些国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全球金融风险是上升的


  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融资体系,来满足这种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有很大的特点,第一周期长;第二资金需求大;第三,建设周期长;第四效率低。中国带了一个好头,但是还不够,这当中更大的机遇在于目前人民币兑美元从短期看出现了贬值倾向,这反而是好事,因为这是发行熊猫债的极佳时期。

  过去十年,从2005年到2015年熊猫债发展非常慢,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人民币兑美元是升值的,从融资的角度,将来要多还美元,这不合算;第二,人民币利率水平比美元高。现在这两点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个变化本身恰恰有利于人民币发债。所以我们强烈建议亚投行将来不仅要用美元,更多较用人民币,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全国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美国石油进口减少,石油美元在淡出,这是全球金融实现再平衡的过程。人民币分担了美元的责任,有利于降低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比如大宗商品的定价、石油的定价,用人民币定价,完全有这个可能,当然这取决于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和自由兑换。

  最近调控汇率的时候,境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资金池极大萎缩,这种情况是一个负面影响。作为SDR里第三大货币,我们占的份额是10.9%,其实外贸的贡献是10.8%,金融的贡献是0.1,有些名不符实。我们可以趁此个东风把人民币国际化大步推进,如果向后退,可能会丧失机遇


  在亚洲地区的金融协调方面,人民币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央行主动跟我们提出申请,我们可以借点人民币给他。有人以为资本外逃,我说这是人民币直接走出去,不是外逃。原来讲的外逃,是老外的钱进来,现在撤退,现在不是这种情况。现在是我们自己走出去,直接拿人民币走出去,而不是拿美元走出去,这恰恰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现在三万多亿的外汇储备,有些人很担心,一下子降到两万亿,我觉得这可能还是在过去传统理念,因为中国是净债权国,美国是债务国,我们短期债务也就是1.2万亿。将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美元,不需要那么多的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