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袁钢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2022-10-06
全国统一大市场主旨是拓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发展成功道路,充分发掘扩大中国大市场优势,不是有的看法以为统一大市场顾名思义是中央将全国各地广大市场集中统管。这种以为统一大市场退回到过去集中统制计划经济的看法,偏离和误解了统一大市场走自由畅通宏大市场经济之路的本义原意。统一大市场战略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对国际经济竞争新的变化情况下提出的。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对中国贸易战、科技战、资本市场战等,对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加征关税、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阻断中美产业链、科技交流和中国企业在美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在中国外部市场受到冲击的变化情况下,中国提出双循环战略,以畅通国内市场循环支持国际竞争大循环,深化市场化创新改革,打破国内市场分割,激活市场活力,竞取国际竞争变局下的新发展。
图片
地方保护造成市场分割,阻碍公平自由竞争

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经济中出现过严重的地方政府保护行为,对商品和要素流动造成阻碍。在原材料供给短缺情况下,矿产原材料产地政府为使资源原材料利益留在本地,采取行政措施控制原材料以市场方式自由流出。加工制造业产地企业去原材料产地采购遭遇当地政府设置道路关卡阻拦,严查企业所在地、购买原材料证明、购买品种数量价格、交易运输时间地点路线等等。我亲眼见过外地采购车辆被关卡拦阻重罚,采购人痛不欲生。通道堵塞、严厉管控造成原材料生产流通丧失活力陷入困境。后来市场化改革冲决了阻隔市场的障碍,打开了通畅活力之路。原材料产地生产自由度扩大,拦路堵截消失,资源原材料产业生产流通活跃,效益急速上升,获得迅猛发展。

在市场化进展新情况下地方保护变换了形式。建设统一大市场文件揭示当前一些地方采取新的隐蔽性保护做法。如在企业进入和退出地方经济方面,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在法律法规明文之外自定条例,要求进入本地投资经营的外地企业必须在本地登记注册成为本地企业隶属本地管理,在本地交税,产值计入本地。如果不在本地登记注册,不属于本地企业,就不欢迎。对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竞争经营设置种种限制,比如限制经营项目、原材料采购、商品销售、客户服务等,尤其对外地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对本地市场形成竞争压力的项目,设置重重关卡高难障碍,如资质审查、技术评定、质量检验、产品认证等等,非生产经营纷扰不绝、检查收费名目繁多、摊派强捐款额甚巨。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对外地企业设置歧视,如限定企业所在地、所有制、企业体制以及实际难以达到的物质、技术、人员等资质标准,或暗箱操作、虚假竞标,或公开排斥、明文限制外地企业投标竞争。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已经由过去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变化为供求基本平衡或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地方保护做法从过去原材料产地利用卖方资源优势堵罚外地企业采购变为很多地方利用买方市场优势阻碍外地企业销售竞争,想尽办法使本地市场为本地所用,阻碍和减弱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对本地企业竞争冲击。这样的地方保护做法比过去设卡堵截显得温和隐蔽,但更为宽泛难以辨识。各种地方保护做法增大外地企业交易成本,形成隐性壁垒,破坏市场公平竞争,使外地企业难以正常经营。

地方保护阻碍跨区域市场经济活动。市场化经济发展中产生出跨越不同省行政区的跨省都市圈,形成打破行政区限制的跨区域大市场,但是跨省都市圈和行政区界交错重合,出现不同行政区城市各自行政隶属关系经济活动与都市圈经济相冲突现象。行政区经济实行按行政区划为界的地区分权竞争,行政区经济强烈竞争利益和行政区管理硬性约束,与跨省都市圈经济打破行政区约束的灵活自由活动方式产生矛盾摩擦。跨省都市圈超大中心城市周围的外省市邻近城市一般抱有聚向大都市的向心力,希望分享大都市聚集优势资源高水平发展效益,但是有的都市圈成员城市既想进入大都市圈搭上高水平发展快车,又不想放弃自己的行政区利益如行政级别、行政资源、地税收入等,做出和自己加入都市圈追求合作共赢初衷目标不一致的不合作行为。有的跨省都市圈成员城市受行政区利益影响产生对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离心行为,致使中心城市扩大发展空间的规划遭到意想不到的抵触。有的跨省都市圈近距离大都市本可构建出跨行政区强强联合高水平合作发展新格局,但各大城市各自拥有的强大优势却成为对垒争强互不合作的隔墙,造成跨省都市圈形同虚设,近距离强强城市渐行渐远。有的经济发达与欠发达接壤的跨省都市圈城市具有组成强弱联合优势互补的发展潜能,但是都市圈协调整合力不强,互补利益不均衡,跨省合作难以形成。有的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利用行政权力调整产业结构将高排放落后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周边城市,增大了周边城市产业升级调整困难,产业经济落后差距扩大。有的中心城市优势带动力不强,城市间低水平重复竞争,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经济关系变得疏远离散。有的周边省市不愿接受中心城市外溢转移产业,采取不合作态度,有的周边城市甚至退回行政区经济,用行政区保护的旧办法阻碍都市圈跨区域经济合作自由流动,如对都市圈内外省企业重又采取差别歧视性政策, 造成市场不公平

资源原材料产业主管部门直控和地方保护造成市场条块分割。市场化改革以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大,商品、资源供求及价格变化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但是,资源原材料市场波动大,市场化困难较多,产业主管部门直控介入与地方保护形成条块分割,矛盾纵横交叉。钢铁、煤炭、稀土等重要或稀缺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不时发生剧烈波动使条块分割矛盾更加突出。前些年钢铁产量高峰后产能过剩严重,全产业陷入亏损困境。有关部门采取压减钢铁产能政策措施。产能控制指标分派至各地,有的直接下达到重点企业,对不同企业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关部门对地方一般钢企特别是民营钢企严令压产,对重点企业给予保产稳产特殊对待。地方政府设法降低本地钢铁压产损失,对本地钢企明压暗保,民营钢企在市场盈利空间里暗中扩产。部门和地方在各自权力范围内保护相关企业,规则不一相互抵触,条块分割矛盾交织,直至宏观经济和钢铁市场供求变得平稳,部门与地方市场分割矛盾才和缓平息下来。煤炭市场波动频繁剧烈,波及冲击电力、钢铁、化工等多个产业,造成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冲突迭起。2021年产业主管部门推行煤炭去产能和减碳压产,地方一般煤矿民营煤矿被关闭停产,煤炭大量减产导致供给不足煤价高涨。有关部门严控电价不得上涨,电企不愿亏损发电。有关部门为支持电企对重点煤企规定实行低于市场价格的煤炭长协价格,出现政府价与市场价分离的煤炭双轨价格。重点煤企在政府控制的低煤价上没有生产积极性,地方一般煤企和民营煤企在市场高煤价上有积极性但被禁令关停不能生产。煤炭产量更大幅度下降导致煤价上涨更高,煤电矛盾加重电力生产困难更大。在市场供求失衡严重情况下,有关部门做出调整改变,转向更多放活市场,放松对电价煤价的严格控制,准许一定幅度上涨或完全自由上涨。更重要的是,放松对地方煤企和民营煤企的生产限制控制,被关闭停产的煤企恢复生产,被封压的煤炭产能重新释放出来。煤炭生产供给恢复回升,煤价回落到合理水平,对电力、钢铁、化工等产业形成新的供给和价格稳定支持。从煤炭生产供给和价格巨大波动变化及其对电力、钢铁等产业强烈冲击上可以看到,原材料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传统管理方式、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治理分裂矛盾问题较为严重,造成市场波动起伏,宏大市场潜力不能充分释放。

改革未完成与市场不完全,造成机制扭曲

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是从改革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而来的。目前现实经济中发生损害市场经济公平自由竞争的不合理现象,很多产生于改革不彻底不到位遗留下来的过去旧体制旧观念影响,也有很多是改革以来市场经济尚不完全不完善而出现的市场扭曲。中国市场化改革由有市场经济基础的沿海地区和易于展开市场竞争的加工制造业率先起步走在前头,市场经济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和计划经济体制高度控制的原材料主产区改革缓后进行。中国市场化改革渐进式推进,市场竞争性配置机制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从加工制造业向资源原材料产业逐步伸延扩展,出现了不同地区、产业市场化程度不一致、经济运行规则和机制不统一的市场分割和机制扭曲现象。

改革开放早期中西部原材料产地设障堵罚沿海加工制造业采购车辆,实际上是原材料产业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加工制造业的体制性落差所致。上世纪80年代原材料产地设卡堵截多发时期,原材料产业很大部分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主管部门对计划管理的原材料生产销售实行定量低价控制,其余部分进入市场,形成了原材料计划控制产品与市场放活产品价格和交易规则不同而相互隔断的市场。得到计划供给保证的重点企业和先行改革放活的加工制造业地区企业进入被低价控制的原材料产地,可获得超额差价收益。原材料产地被计划低价控制,处于缺失市场活力的低弱地位,采用地方保护行政手段阻截利益流失,致使市场堵塞不畅。市场化进展不均衡及地方保护造成了市场分割。

改革以来直至现在资源原材料产业不同环节还留存多多少少的计划管理控制。2021年下半年有关部门为达到减碳降煤目标,采取行政措施关闭大批地方煤矿和民企煤矿,电企因煤炭供给不足价格暴涨不能正常发电。有关部门推出低于市场煤价的长协煤价,以期稳定煤价。长协价格规定煤电企业双方根据价格长期变化趋势商议确定,但实际上政府部门确定的价格水平占主要权重,政府意图及控制执行起主要作用。长协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企图脱离市场供求影响,稳定在政府所希望的较低价格水平上。这样的价格体现了政府稳定电企发电的愿望,但挫伤了煤企生产积极性,市场机制推动供求双方朝向供求均衡点调整变化的作用发挥不出来,煤电脱节反向变化更加严重。资源原材料产业从集中计划经济管理转向市场化,涉及体制深层矛盾及障碍困难比加工制造业多。产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对于资源原材料产业发展的管理视角和调控手段不同,有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和冲突。产业部门重视减碳环保、资源原材料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均衡发展,忌惮市场竞争情况下资源原材料稀缺性及供给不稳定导致的价格暴涨暴跌动荡,对资源原材料不同企业采取有保有压措施。地方政府看重发挥资源优势对本地经济贡献,支持本地企业民营企业发掘自主扩张潜力,在宏观部门有紧有松、有控有放的市场空间里竞逐扩产增收效益。在资源原材料产业发展中,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处不同的管理位置,看待产业和市场变化的视角不同,权力范围、调控指向和实施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政策作用和效应空间,在激励扩张和控制风险的相互制衡中相互弥补,相互支持,激励和约束相互兼容,可实现既活力扩张又均衡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只是基于自己所处位置朝着自己的视界方向单向前行,忽视另一方面的受损冲击,缺少应有的矛盾兼容意识和偏误调整机制,则对激励约束兼容和纠偏调整机制造成阻碍隔断。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利益在本地范围极力扩张产能,主管部门由上至下强行控制矫枉过正,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各持一端不合作博弈,造成扩张冲动和压缩管控相互对垒的体制性机制性条块分割。

深化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公平竞争大市场蓬勃发展

地方保护造成地方市场分割,损害市场公平自由竞争和经济发展效率,受到广泛批评,但是这种明显不合理不正确做法长期以来屡禁不绝。有的地方政府不以地方保护为错,以为保护本地企业就是支持本地经济发展,就是完成地方政府本职工作对经济整体发展做出贡献。以为保护本地企业就是支持本地经济的观念,看不到地方保护对市场主体和市场经济机制的侵蚀影响,带有以前计划经济地方政府行政职能旧意识,缺乏对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机理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刻理解。殊不知,地方政府使用行政管辖权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分别采取保护和歧视的不同措施,使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处在不同的政策待遇和经营环境里,造成体制性市场分割,损害市场公平竞争,是对市场经济效率竞争激励机制及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损害。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宏大战略。地方保护、条块分割、市场竞争不公平自由等不合理现象,留有计划经济的后遗影响,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造成损耗阻碍,如果对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的地方不进行深入改革,就无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于当前经济体制里还残留的计划经济旧观念旧做法,要进行再改革深掘挖除。要推进改革升级,改革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之处,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激励约束兼容、政府与市场关系新变化要进行新的探讨和调整。

清除地方分权经济竞争中的地方保护隐形壁垒,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过去高度集中管理转变为地方分权经济,地方财政由中央统收统支变为各自独立核算,分灶吃饭,以收定支。各个地方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展开激烈竞争,效率上升发展中也出现了消极地方保护造成的效率损耗问题。有种观点认为,地方分权刺激地方政府展开激烈竞争,产生地方保护不正当不合理竞争问题,根子在于地方分权改革存在地方政府过多卷入地方经济竞争的偏误,消除地方保护偏差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对地方分权体制重新调整,减弱分权化过度刺激和地方政府过多权力。然而,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巨变事实看,地方分权改革推动企业市场竞争,激活巨大市场活力,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重要支点,竞争激励和效率上升是地方分权市场化改革的主流和社会经济各界的共识。地方分权改革竞争发展与地方保护躲避竞争方向完全不同,地方保护带有害怕竞争阻碍竞争的计划经济残留意识,地方分权改革推进竞争高扬公平竞争理念。市场经济制度的根基在于自由公平竞争,任何违反自由公平竞争的行为都为市场经济制度所不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文件指出,新出现的多种多样地方保护隐蔽做法造成市场竞争不公平不自由,应予坚决清除。应当坚持现代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统一大市场方向,构建和完善既统一规则公平竞争又充分自由活力激荡的现代市场经济分权体制。在合理界定地方政府承担地方公共管理职能约束条件下,发挥地方政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构建完善地方经济分权竞争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宏大市场经济发展机制,分权激烈竞争与统一公平竞争相辅相成。逐步调整改变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不对称问题,增强活力涌流的地方公共财政资源,提高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能力,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环境,让企业从市场经济自由公平竞争中获取效率增进效益。

破解市场条块分割矛盾,构建部门地方兼容协调发展机制。资源原材料产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困难大,市场化程度低,资源原材料产地存在着产业部门与地方经济的条块分割,产生资源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的利益矛盾。对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分割、利益矛盾等问题,应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中寻求解决之道。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稀缺性,国家对矿产资源开采实行行政审批管理。采矿权人经国家主管部门组织招投标及审批并缴纳资源税等税费以订立合同方式获得采矿权。采矿权的获得、转让、竞购、行使等市场交易活动经政府部门许可审批,市场竞争机制中有行政因素。市场主体具有市场公平竞争权益,自主决策,还须遵从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有关部门行使合理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行政职能,也要遵守市场经济公平交易契约规则。资源原材料产业受自然稀缺性及供给不稳定性影响,易发生市场大幅波动。政府部门为稳定市场采取规定重点企业生产数量和价格等行政措施控制市场波动,对市场机制产生扭曲影响。推进资源原材料产业市场化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发挥行政管理职能,要朝着有利于市场机制更好运行、资源产业更合理有效可持续发展方向发挥作用。要尽量减少行政措施,改善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防止行政措施对市场机制造成扭曲损害及其对地方经济造成矛盾冲击。要破除资源产业管理中留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差别歧视规定和计划经济观念影响,如规定国有矿产企业保持主导地位,对重要矿区有专属开采权等,如采矿权招标投标对不同所有制形式设置不同规定,对民营企业设置较多限制等,资源原材料市场发生波动变化时,主管部门采用包括行政措施在内的各种措施重点支持和优先保护国有企业,控压地方一般企业和民营企业,等等。对于资源原材料产业法规中对不同所有制形式差别歧视性不合理规定,应根据市场化改革以来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的实践新发展,做出修订。清理和撤除采矿权招标投标、压减产能、减碳环保、安全生产管理中区别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差别歧视做法,特别是要针对普遍存在的不按生产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益只按所有制形式保国企压民企的不合理不平等做法进行清理治理。2021年下半年,主管部门纠偏调整前一段时期控制关停民营煤炭企业的不当做法,晋陕蒙煤炭产地很多被关闭停产民营煤炭企业恢复生产。这些企业安全生产、环保减排符合行业标准,有的企业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很高,实行物联网智能化管理,只是企业属非公有制形式、中小规模而被一律停产。在矿脉散、储量小、煤层浅的地方,民营中小企业可发挥大企业不具有的特有效率。在矿源分散、大企业产能不能完全保障供给的情况下,多种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各展所长共同发展,适合当前产业经济市场变化实际情况。纠偏调整后,被不合理停产的很多民营煤企复产,大量减少的煤炭产量恢复增长,煤价由高涨转为下落,市场重回平稳。资源原材料产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及其与市场机制结合融洽度,朝着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方向提升改进。2021年年底面对煤价市场性上涨变动而电价行政性控制不变的矛盾,有关部门放松电价控制,电力企业可根据煤电市场供求变化情况一定幅度上调电价,缓解和解决了电价控制不变造成的煤电僵持、供电不足矛盾。2022年初主管部门发布新的煤炭长协价格,增大市场价格变化影响因子,政府部门在市场动荡时采取减震措施,更多靠近市场,协调煤电矛盾朝向市场均衡点方向解决。但是,目前长协价格还存在政府指导因素权重较高问题,长协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较大。应减少或完全退出政府对价格的控制影响,让市场机制更舒畅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调整,在石油资源税从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已取得成功进展基础上,将合理规范的资源税制度向煤炭、稀土等更多矿种和地区扩大,平缓稀缺资源原材料价格波动,增强资源产区财政收入和经济效益均衡发展能力,建立地方经济和产业主管部门利益合理共享机制。资源原材料产业市场化改革要朝向地方经济和产业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兼容、既有活力又均衡发展的方向推进。

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壁垒,推进各地开放竞争经济蓬勃发展。市场化改革进展,推进了市场竞争及效率提高。企业跨地区竞争经营,增大了企业进入地区的产出增长、财政税收、增加就业等资源供给力,同时增大了当地市场竞争强度。有的地方面对竞争,变换方式对本地和外地企业分别采取隐蔽难辨的偏袒和歧视措施,增大了破除壁垒的难度。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提高地方经济推进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自我辨别和反对花样翻新隐蔽性地方保护的能力。地方政府要有对地方保护危害性和竞争发展长远利益的清醒认识,要深切认识到,保护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导致竞争机制弱化竞争力衰退,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根本损害。要彻底清除计划经济管控市场竞争的旧观念,扫除惧怕和躲避竞争的惰性保守心态,对于任何偏袒保护本地利益、歧视和阻碍外地企业竞争的行为都要拒绝和反对,树立竞争至上效率优先的市场竞争风尚,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在开放竞争中获得与时代共进的发展。

推进扩展跨省都市圈经济,促进跨区域经济合作竞争发展。跨省都市圈打破省行政区界束缚限制,使圈内不同省市的城市获得跨区域经济发展效益,但是跨省都市圈发展中存在受行政区经济阻隔和都市圈经济新的矛盾摩擦问题,需要在继续推进都市圈经济发展道路上探索解决。对于跨省都市圈因圈域范围和行政区划不一致引起的利益差异和矛盾,要侧重于从推进建设发展都市圈经济的方向角度协调排解。跨省都市圈根据城市经济紧密关系而形成组建,跨省都市圈经济打破要素资源流动障碍、促进配置效率提高的机制效应比行政区经济更具合理性。在跨省都市圈行政区划与都市圈域交叉重合、行政区管理与跨省协调机构并行共管的新型体制条件下,跨省都市圈协调机构在协调跨行政区经济关系和矛盾方面要发挥主要作用,探索建立有合作规则约束力的协调机制,使都市圈协调机构具有合议公约所赋予的协调权能,以使都市圈经济在遇到行政区不合理壁垒障碍时有足够力量将其打破排解。都市圈是城市与城市间在经济密切联系和自主协商基础上组成的经济合作联盟。都市圈城市出于合作意愿和互惠利益共同组建都市圈,作为成员城市,理应自然而然遵守符合自身意愿的都市圈合作互惠规则,维护和增进城市间紧密联系和合作促进。成员城市受都市圈协议规则的约束,不符合都市圈经济合作规则的不合理行为要受到协调机构的质询批评和规范调解。重视研究跨省都市圈成功发展范例。长三角地区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跨省都市圈城市紧密合作竞争发展,要素资源跨区流动配置,共享跨区域规模效益。长三角都市圈内有的不同省市城市间经济紧密程度超过圈外同省城市,如苏锡常与上海之间经济紧密度超过江苏省内城市。中心城市高端研发现代服务业与周边城市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交错互补紧密合作,各具优势竞争发展。上海中心城市高端研发获得苏南地区周边城市先进制造业雄厚基础支持和巨大市场规模效益,周边城市制造业获得中心城市高端研发引领提升。跨区域经济发展大潮汹涌澎湃,冲荡行政区壁垒障碍。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广阔地区集群崛起,密集城市群在紧密合作竞争中同行共进,推广长三角地区跨省都市圈成功发展模式到更多城市更大范围,将真正打破行政区划畅联大市场经济模式伸延扩展到全国广大地区。

恰当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构建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各显其能交相共处的大市场体系。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分具不同角色和功能,有时相互交融珠联璧合,有时相互矛盾冲突尖锐。建设公平竞争活力焕发的统一大市场,要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共同促进全国大市场繁荣发展的作用机制。政府发起建设统一大市场,起着大市场建设的启动和引领作用。中国广阔大地市场活力潜力的释放,在于市场机制的要素自由流动和竞争激励效应。政府启动引领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是有些人担忧的政府统管市场、用政府集中统一计划控制代替市场分散自主决策充分竞争,而是中央政府战略筹划建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破除地方政府保护壁垒造成的市场分割,建设竞争公平规则统一、资源流动自由畅通的全国大市场。政府推动建设大市场,不是凌驾统管市场,而是尊重市场经济规范,排除地方保护障碍,让市场自主自由通畅发展,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设统一大市场,要在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基础上恰当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占基础性决定性地位,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活动构成有活力有效率的市场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公共管理职能,维护市场自由竞争要素商品通畅流动,反对不公平歧视障碍阻隔。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一样,受市场经济制度约束,限定在市场经济制度界定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范围内发挥作用,不深涉介入企业经营。政府行政措施在公共管理范围内公平实施,遵守公平自由竞争规则。产业主管部门的产业政策要合乎公共管理规范,对不同企业不偏袒歧视,不以公权力介入企业微观经营造成不公平竞争及效率下降。近期煤炭、钢铁、电力等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面对市场波动的管理,做出新的调整改进,让市场机制更多发挥作用。资源原材料市场从剧烈波动走向供求相宜平缓稳定,市场机制起了根本性决定性作用。要研究探索全国大市场发展变化情况下地方经济竞争与产业主管部门产业政策相互制衡、相互协调发展之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效率激励和供求互动机能,政府不断提高和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制度的公共管理水平,激发释放出中国经济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活力潜力。
(转自公众号: Economics一克纳米)